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04日> > 第7版 > 新闻内容
易地扶贫:幸福从这一刻到来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亏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搬离了父母七十年代的土砖漏雨房,住上了干净整洁的小楼,搭上了幸福快车。”娄星区水洞底镇凤冠村的贫困户刘建民高兴地对笔者说。

  两年前,刘建民一家五口人挤在破旧不堪的土墙房里,由于本人无技术,缺资金,家里育有三个子女,都处于在读阶段,家庭条件基础差,负担非常重。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同志们多次走访,根据其家庭情况,制定帮扶措施,一是发展教育“拔穷根”,二是易地搬迁“挪穷窝”,三是稳定收入“摘穷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刘建民一家建起了一层砖混结构三居室带厨房卫生间,全家搬进了新房;子女读书享受雨露计划及生活补助,极大地减轻了家庭负担;刘建民在帮扶工作队的推荐下,到娄星区一建筑单位就业,月收入2200元,一家人成功脱贫摘帽。搬走的是贫困,迁来的是幸福。

  近年来,娄星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并扎实抓好搬迁贫困户后续帮扶管理服务工作,让贫困户既“挪穷窝”又“换穷业”,确保他们搬得出、住得下、能脱贫。“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共安置2193人,并全部稳定脱贫。一是就近转移就业,确保稳得住。积极实施“种养大户+搬迁户战略”,目前全区共发展特色种养大户18个。同时利用成效优势,为搬迁户提供180多个就业岗位,确保有就业能力的搬迁户中至少有1人就业;二是实用技能培训,确保“能脱贫”。定期组织使用技能培训,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就业。共计开展技能培训6场,累计进行技能培训为1200余人次;三是发展配套产业,确保“能致富”。推广脱贫效果良好的后续产业项目,采取“企业+合作社+搬迁户”、“合作社+基地+搬迁户”等模式,使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保底分红和股份收益分红,除兜底户以外的搬迁户实现全覆盖收益;建设光伏电站25个,设置公益性岗位,安排72户搬迁户就业;积极扶持推动电商平台的发展,解决搬迁户农产品的销售难题,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赵黎葵 葛颖 胡念忠)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