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24日> > 第23版 > 新闻内容
孝心盈盈 亲情融融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发展的基石。在双峰县洪山殿镇太平寺村,有这样一个重孝有情的家庭,丈夫叫王雄文,今年49岁,共产党员,村委委员;妻子叫戴雪兰,43岁,在家务农。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费尽周折,找到失散31年的父亲

  1998年10月8日,双峰县洪山殿镇太平寺村井家组村民王雄文和涟源市金石镇的戴雪兰共同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结婚的当晚,王雄文抱着新娘失声痛哭,他最伤心的是父亲不能见证他们的婚礼。原来,早年王雄文母亲离世后,父亲受不了打击远走他乡,留下了他们兄弟三人相依为命。那一年,王雄文才12岁。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父亲是他心中最大的牵挂,成家立业的王雄文最大愿望就是找到心爱的父亲。

  妻子戴雪兰为了早日实现丈夫的夙愿,结婚数年后,她主动与王雄文张罗起寻找父亲的事。当她将这个想法告诉其他兄弟时,大家齐声赞成。可人海茫茫,他们兄弟找了几年,父亲还是音讯全无。父亲到底在哪呢?为找回父亲安享晚年,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王雄文独自辗转湖南的江永、江华以及广西的贺县、钟山县、富川县等县市寻找,行程数千公里,张贴寻父启事1000多份。直到2013年,终于等来了他的父亲落脚在广西富川县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后,王雄文一夜未眠,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兄弟几个第二天就赶到了广西富川县,在当地政府和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失散31年的父亲。见到父亲,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泪水和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

  如今,80岁的老父亲在王雄文兄弟的孝心中颐养天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每天儿子儿媳会陪老人聊聊天,陪老父亲散散步。而正在湖南省工业大学就读的孙子只要放假回家,便会到爷爷的床前嘘寒问暖。

  夫妻“约法三章”

  王雄文和妻子结婚以后,夫妻之间就“约法三章”:大事一起商量,小事由妻子做主;如果生活上有磕磕碰碰,丈夫一定要让着妻子;最重要的一定要对双方的父母好。就这样,他们结婚20年来,夫妻相敬如宾,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夫妻俩齐心合力,从零开始艰苦创业,勤俭持家。戴雪兰既是王雄文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育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夫妻俩育有二个儿子,一个就读于湖南省工业大学,一个就读于双峰太平中学,成绩优异。

  邻里的事就像自己的事一样

  2013年,太平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正凡在建房时不幸发生意外。得到消息后,王雄文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当时王正凡的儿子王鹤隆正在广州务工,一时赶不回。于是,王雄文主动送王正凡去医院,又驾车去株洲接王鹤隆。因伤势较重,王正凡最终离开了人世,王雄文和妻子商量后,发动村民为王正凡捐款,并帮助处理后事。

  “他对我全家很好,只要我们有难处,打一个电话他就会来帮忙。”王鹤隆在王雄文的张罗下,去年结了婚,并有了自己小孩,尽管经济条件差强人意,但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王雄文在村民中深孚众望,于2014年4月当选太平寺村村委。自担任村干部以来,他工作认真负责,热心公益事业,为村民办实事,积极分担村上的事务,努力向上级申请资金,修建和硬化了部分组级公路,深得镇领导和村民的好评。2012年,太平寺村在修建通组公路时,王雄文自告奋勇,义务担任瓦叶、井家、谢家三个组的修路负责人,经过一个半个月的辛苦工作,成功将联组公路修好并铺砂,没有收取村上一分钱工资。2015年,王雄文被评选为洪山殿镇优秀村干部。

  “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家庭和睦、讲究卫生;通情达理、友亲睦邻。这就是王雄文一家的真实写照。”该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四说。(王友专)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