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避让,后面又来了一辆车!”6月25日,时值端午假期,旅游大巴和私家车一辆接着一辆,陆续开进双峰县青树坪镇,归古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工作人员忙着指挥停车。这个距离娄底市区约50分钟车程的度假区,当天游客量井喷式增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势头。
庚子岁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让文旅行业按下“暂停键”,全市236家规上文化企业、784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80家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0家星级景区、17家星级酒店、20家电影院、17家旅行社关停。面对断崖式的打击,全市文旅人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产达效,一个个好消息不断传来:
“再有两天就通过测试期,正式签约后单笔营收可达4000万元。”“春节后,我们的接单量从每天200多单猛增至1000余单。”“疫情期间我们公司有近300万元的收入,针对此次疫情开发的公共安全事件管理平台也即将上线。”
……
星光不负赶路人。越过疫情的激流险滩,我市文旅行业正迎来发展的璀璨夏天。
精准施策 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
今年元月,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文旅业遭受重创。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第一时间在新湖南、红网时刻、新娄底等主流媒体,面向全市文旅企业发出《全力有效防控疫情科学有序恢复生产——娄底市文旅产业共同抗“疫”倡议书》,发布《文旅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倡议》,有效引导文旅经营单位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卫生管理;广泛动员全市印刷出版发行与图文广告会员企业按照有关部署要求,赶印防护物品药品包装及宣传资料,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印刷品印制。
在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的同时,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显得尤为紧要。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一方面依托市直主流媒体大力宣传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不断扩大政策社会知晓面,提振文化企业发展信心;另一方面精心组织召开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势线上研讨会,为文旅企业开辟政策直通车,点对点向文旅企业推送有关扶持政策。
企业复工复产,金融保障不可或缺。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精心指导出版、印刷、文化演艺、电影等文化企业积极争取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资金扶持,指导文旅企业申报争取近2000万元文旅产业援企稳岗政策资金扶持,帮助全市44家文化企业和17家校园书店获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补贴,帮助新化县油溪桥文旅景区提升工程等项目申报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从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市广告协会、市志愿者协会、市足球协会等行业商会精心选派“战斗精锐”组成流动指导组、驻企帮扶组,奔赴复工复产企业担任防疫联络员,从蹲点检测体温到筹集防控物资,从代办复工手续到督促指导复工复产,从制定宣传标语到完善防疫方案,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助力。目前,全市除电影院外,其他规模以上文化企业顺利复工,复工率达90%以上。
“硬核”保障 下好提振消费“先手棋”
最近一段时间,得空便拿着手机刷一刷“文旅优选”商城成了家住南苑上和的杨颖最乐此不疲的事儿,她津津乐道地说:“商城里面美食、出行、游玩、购物、休闲、文创商品都有,而且折扣力度很大,对于爱吃爱玩的我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文旅优选”商城是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单位市文旅投公司优选娄底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行业优质商家,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业态推出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电商平台,两个月来,通过优质便利的文旅服务带动广大市民的消费行动,有力地帮助了娄底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走过疫情肆虐的寒冬,复工复产,全力促进生产与消费,又是一场前所未来的奋战。
为尽快助推文旅市场回暖,推动文旅消费升级,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配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体局等相关部门,于4月初启动文旅消费季活动,借工会费用提前消费春风,与各行业协会、景区景点、文化旅游体育经营单位等强强联手,优中选优地组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业态开展大幅优惠活动和各种特色主题消费活动。与此同时,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组织召开“百企百日联盟亿元惠民让利”娄底文旅消费升级行动座谈会,整合全行业文旅企业和A级景区推出娄底市文旅亿元消费惠民让利大礼包,发放价值1万元以上惠民让利大礼包钻石卡60张、价值6000元惠民让利大礼包金卡100张、价值4000元惠民让利大礼包银卡不超过5万张,全面刺激文旅消费市场,升级文旅消费能力。
一系列“干货”“硬核”,如同一针针催化剂,为各类市场主体在疫情防控中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信心和强大助力。“五一”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68.04万人次,旅游人气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0%,旅游总收入4.55亿元。
在开展线下消费的同时,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还积极引导景区“触网”,鼓励市内融媒体单位、大数据企业和其他文体企业开展“网游娄底·云品湘中”活动,推动“网红带货”“直播带货”等互联网经济发展,加快娄底文旅产业复苏和消费振兴。
马力加足 畅通转型发展“快车道”
“不少行业在疫情期间被迫按下了‘暂停键’,我们机房的工作人员反倒在加班加点赶工期。”在万宝新区娄底南·联创小镇,湖南湘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素告诉记者。
湘谷科技是一家以互联网数据中心为政府、企业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服务的企业。疫情让不少原本线下处理的业务转到了线上,政府和企业对数据存储需求激增。湘谷科技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与众多机构、企业展开合作。杨素指着那些“嗡嗡”作响的机柜说:“一期机房自5月1日正式投产以来,已经签订近8000万元合同。”
与湘谷科技一样找到发展新机遇的还有主营视频直播业务的叶家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疫情期间,叶家军文化传媒实现营业收入5334万元。“我们今年营业额目标是3亿元,主播体量目标破千,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直播的巨大潜力。疫情过后,会有更多人朝着直播方向发展,所以今年的目标我们十分有信心提前实现,争取突破。”提起未来,叶家军文化传媒负责人信心满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让文旅产业在淬火中锻造,孕育出新动能。
其实,早在疫情发生之前,我市便已在“互联网+文旅融合发展”上进行战略布局和探索。如组建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互联网信息和融媒体专业委员会,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旅游文明“黑名单”机制、短视频维权、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市广告协会、市观赏石协会、市出版发行业协会、市印刷协会等行业协会组成5个项目谋划工作组,精心谋划38个数字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链专项招商项目,组织开展网上招商推介活动。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试行“一个专业委员会促动一条文旅产业链发展”思路,成立印刷出版发行与图文广告专业委员会、互联网信息与融媒体产业专业委员会等6个专业委员会,推动新化文印产业、视频直播等产业链发展,在万宝新区娄底南·联创小镇打造以陌陌网络直播(部分)、湘谷科技、叶家军文化传媒等为龙头企业的互联网直播文化产业链,吸引40余家文化企业入驻,实现营收30亿元、税收1.38亿元,带动就业人数2700余人。在新化文印产业园区,打造形成“生产运营中心+互联网+窗口店”的数码印刷品连锁模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建成区域运营中心,吸引500多家文印店加盟;还在加纳设立生产运营中心,打造“线上接单、线下制作、物流配送”的文印零售新模式。
随着文旅服务渐趋智能化、互动化,“诗与远方”正酝酿着更灿烂、更精彩的未来。(段凤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