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12日> > 第6版 > 新闻内容
新化:正龙村里“芙蓉”美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细蓉是娄底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名工作人员。2018年3月25日,她代表站里和市政府办、市无委办的工作人员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新化县水车镇正龙村开展扶贫工作。今年是她在正龙村扶贫的第三个年头。作为队里唯一一名女同志,她就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帮助贫困户脱贫,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正龙村位于新化县水车镇西南部紫鹊界核心景区,距县城62公里,属省级贫困村,由原来的正龙村和龙湘村合并而成,下辖2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681户266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472人。初到正龙村时正值春季,当天下着小雨,天气非常湿冷,对于郭细蓉的到来,当地群众和村干部并不看好。

  有一次,郭细蓉在走访龙湘片区八组贫困户邹东凡时,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要你们送米、送油,只有一个请求,就是把通村组公路给我们修好。”正龙村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山高路陡,该片区有200余人住在山上,由于路面没有硬化,一到冬季,山下的人上不去,山上的人下不来,骑摩托车摔跤是常事,这让村民很犯愁。

  正所谓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了解情况后,郭细蓉立即与工作队、镇村两级一起积极与市、县交通局沟通协调,在项目获得审批后,于2019年6月开始,克服砂石等原材料紧缺情况下,对全村10.2公里村组公路进行硬化。6个月后,全村通组公路便全部硬化完成。

  竣工那天,正龙村下着小雪,村民们冒着严寒、敲着锣鼓、吹着喇叭,欢天喜地地庆祝通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现在,邹东凡见人就说:“多亏了共产党,不然我们这山上哪里会有这么好的路走。”

  都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扶贫工作队员,郭细蓉深知其中道理。

  正龙村是省级地质灾害区,6月正值南方的汛期,有一天晚上9时许,正龙村下起了瓢泼大雨,不一会儿,就将去往正龙小学的桥给淹没了。80多岁的罗族英老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大清楚,一个人住在一栋建了几十年的木质结构房屋里,郭细蓉有点不放心,担心破旧房屋倒塌伤人,便拿着手电筒在队友的陪伴下,一起驱车前往她家,在察看房屋一切正常后,又将她送到驻村点居住。

  3年间,只要遇到暴雨和下雪天气,郭细蓉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罗族英老人家中,将她接出来,确保她的安全。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今年,罗族英建起了新房。她拉着郭细蓉的手说:“虽然我眼睛看不见你的模样,但是在我心里,你比我家人还亲哩。”

  对于正龙村的村民来说,郭细蓉就像是他们的亲人,可是对于郭细蓉的家人来说,她却是一位不称职的母亲、不称职的妻子。正龙村距离娄底城区近3个小时车程,一年365天,她有200多天驻村。没有母亲的陪伴,儿子情绪一直不稳定,学习成绩也不理想。2018年6月,生地会考前几天,儿子突然高烧不退,丈夫打电话给她,希望她回来,儿子很想她。当听到电话那头儿子喊一声妈妈的时候,郭细蓉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她却哽咽不能语,因为省里检查组在村里检查,扶贫队员一个都不能离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服从组织安排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在抉择面前,郭细蓉舍小家为大家,选择继续留守正龙村开展扶贫工作。

  回想在正龙村扶贫的3年多时间,有苦有甜,有笑也有泪。从最初借用正龙小学两间教室作为办公室,到现在500余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从全村没有一条通组公路到村组公路延伸至每家每户;从省级贫困村到旅游村,正龙村的贫困发生率从18%下降到了0.45%。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正龙村探索出了一条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拥有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传统村落”3块国家级金字招牌。2019年度,全村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举办“九曲回龙宴”18场,门票收入25万余元,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近100万元。(李琴 周飞霞 颜小萍)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