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今天是: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12月10日> > 第6版 > 新闻内容
小山村里的“大变样”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0日  查看次数:183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2017到2020年,是双峰县三塘铺镇大马冲村发展史上非凡的四年。广大干群科学扶贫、精准施策,鼓足干劲,同舟共济,贫困村对照“一个确保、两个完善”标准已脱贫出列,贫困户60户169人对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已脱贫退出。

 

(大马冲村脱贫攻坚汇报会活动现场)

 

  大马冲村位于双峰县三塘铺镇猪婆大山脚下,由原正冲、丰木、柳村、大名、大马冲五村合一,是双峰县的偏远山区贫困村。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35亩,林地面积1133亩,共辖26个村民小组,702户2384人,党员86人。

  2017年,该村通过贫困人口精准复核,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69人。同年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精准退出21户74人。

  2018年精准脱贫退出29户70人,贫困村按照“一个确保,两个完善”标准精准脱贫出列。

  2019年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成果,精准脱贫退出10户25人。

  回顾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惟有感慨“路虽远,行者必至;事难办,做者必成。”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向心力

  三塘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县长、镇长在大马冲村挂点扶贫;市环卫处、园林处、路灯处,县政府金融办、南冲水库管理所先后驻村帮扶,聘请县政协委员杜新三为社会扶贫顾问。

  大马冲村村总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在党员中开展“五比十看”活动,充分调动了全体党员的助力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社会扶贫凝聚脱贫攻坚活力

  大马冲村地灵人杰,在外工作干部比较多,有正厅级2名、处级8名、科级18名;在全国各地承包铁路维修工程的老板10人,社会成功人士95人。村总支书记杜正雨充分利用这些人脉资源,成立社会扶贫领导小组,凝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营造“人人都参与”的良好风气,倡导“人人皆可为”的帮扶理念。

  2018年12月5日,大马冲村举行脱贫攻坚汇报暨社会扶贫爱心奉献现场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杜信平15万元、杜海燕10万元、杜维辉10万元......现场捐款103.37万元,捐款人数达116人。会后,村里又陆续收到爱心资助款122万元,累计收到爱心资助款225.37万元。

  帮扶责任增强脱贫攻坚落实力

  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大马冲村村支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在帮扶工作中重视调动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坚持五抓,抓入户走访、抓政策宣传、抓技能培训、抓任务落实、抓问题整改。在此基础上对帮扶责任人提出了“十个必须做到”的要求。坚持每月开好贫困户代表座谈会、党员代表座谈会、村民代表座谈会三个座谈会,把脱贫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心上。通过多方调研、认真研究,联村工作组和驻村工作队协助村支委制订出脱贫攻坚计划。

  精准施策激活脱贫攻坚行动力

  大马冲村的帮扶干部把扶贫当家事、把手册当家书、把贫困户当家人,利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慰问贫困户,赠送大米、食油、水果及产业扶助资金约80万元。在入户走访中,拉近了干群的距离,摸清了贫困原因,找出了贫困根源,又激励贫困户提高信心,鼓励他们脱贫致富,宣传了扶贫政策,在此基础上共同制订脱贫摘帽计划,做到“一户一策”。

  帮扶干部时刻关心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为他们排难解忧。在贫困户种养产品销售困难时,扶贫工作队立即协商村支两委进行消费扶贫,仅2020年就举行了2次,消费金额达6万多元。

  输出劳务提升脱贫攻坚创造力

  大马冲村在全国各地承包铁路维修工程的老板有10余人,从2014年开始,先后成立了6家铁路劳动输出公司,分布全国各地承包铁路、公路兴建及维修工程,每年至少可安排劳动2000多人务工。劳动输出产业成为该村的一项特色产业,大部分劳动力从事铁路维修工作,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0多万元。

  在村支委的组织下,大马冲村贫困人口劳动力,都由这些公司优先安排。每年安排50人左右在铁路维修队工作,每人年纯收入达5万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引进项目夯实脱贫攻坚战斗力

  近年来,大马冲村在上级的关心下,引入基础建设项目四个,包括光伏发电、农电改造、安全饮水、村级公路等建设,总投资800多万元。

  同时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组建德帮、雨德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建有蛋白桑基地1处、黄栀子基地1处、红心齐橙基地1处、食用牛基地1处、黑山羊基地4处,将本村贫困户纳入合作社,或做工,并入股分红。

  贫困户杜立兵,全家6人,是易地搬迁户,搬迁在三塘铺镇统一安置区。他利用这个区位优势,办了三塘铺镇废品回收公司,既当公司经理,又当回收员,每天开着工具车早出晚归,每年回收废品近10吨,获得纯利3万余元;他还养羊80头,可获纯利10多万元。早几天,他向村上汇报,今年全家纯收入可达15万元,年平人纯收入达到2.5万元。(肖鹄 阳醉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