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秋天,几位朋友兴致高涨,去登高望远。返回时已近中午,大家商议在外边吃个午饭。选定一家比较装修雅致的餐馆,进得门来,诸君坐定后点菜,老板热情地介绍说,看大家都是有知识有品位的人,咱们店里,有一样好东西,你们可以尝尝鲜,就是今天早上一个渔民送过来的鳜鱼。
大家随着老板来到厨房旁边的水箱池,老板从水中捞出鳜鱼,请大家观看,他熟练地挤开桂鱼大大的嘴:只见鱼的嘴中还残存着很多小鱼小虾,并且长着锋利的牙齿!朋友们啧啧称奇。老板接着介绍说,这种鱼是水中的猛禽,它以猎捕同类鱼虾为食,如果池塘中有这样的几条鳜鱼,那么池塘少有鱼虾,所以渔民一般会把这样的水中猛禽捕上来,以维持水体的生态循环和鱼类的正常繁殖。果然如老板所言,这一道菜肉质细嫩,非常鲜美,大家吃得尽兴而归。
回到家里,我回忆着这一天美好的时光……我想啊,这鱼类本是水中食草的生物,相安无事,却怎么也生出这满嘴凶牙,以同类为食的猛鱼来,而且连小鱼小虾都不放过。由此联想到咱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理想的境界是大家和和美美、相安无事,但是国际上却有一些的国家和个人不珍惜这种美好的环境,像这种猛禽一样以欺凌弱小为能事!由此及彼浮想联翩,上升到一个哲学上的思考,那就是虽然在同类生物中,有一部分自恃强大欺凌弱小的恶类,但是在大自然食物链的循环中,这种恶类最终也逃脱不了被消灭的命运。于是,我提起笔来创作了这幅鱼图,题曰:鱼亦我所欲也。灵感呢,来自于庄子所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此处,只将鱼我所欲也,中间增加一个“亦”字,其中诙谐寓意和讽谑之意便跃然纸上,颇有文人画言简意赅、以浅喻深、小中见大之妙趣。(丁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