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底 姜民
“闺女,我昨天摔跤了。”冬日的一天,我去看望年近八旬的父母。刚一进门,母亲就跟我说她在卫生间摔跤的经过。母亲有四十多年的糖尿病史,引发视力越来越差、记性越来越差、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她晚上起床上厕所时,因看不清路,摔倒在卫生间地板上。
“去医院看了吗?我看看你摔了哪里!”我着急地说。“你老爸已经给我到诊所买了吃的和贴的药。不要告诉其他人,别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并撸起衣服让我看她身上一大片蓝紫色的淤青。这还不严重啊!我心疼地把母亲摔跤一事在家族群里广而告之。
过不了多久,大姐二姐纷纷来到母亲家。“你搽红花油了吗?”二姐问母亲。家里以前有红花油,怎么找不到了?大姐走到母亲经常放药盒子的床脚,里面也只有速效救心丸、酒石酸之类的药。
二姐突然打开母亲的大门不辞而别。我们正在猜二姐到哪里去了的时候,家族微信群里叮咚叮咚响起来:厕所里不要摆那么多水桶,给母亲无形之中设置了路障;客厅里,阳台上的废报纸废纸箱全部卖掉,既不卫生又占地方;厕所的地板上要放一块防滑塑料板;老妈最好到医院照一个片……远在全国各地工作的姊妹们一个个在微信里建言献策了。
嘭嘭嘭!二姐回来了,她手里拿着一瓶红花油。我们一起帮母亲搽了红花油。又一再叮嘱老妈如果吃药搽药还觉得疼,就去医院照片后,我们先回家了。
第二天,母亲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一个劲喊疼。我和父亲劝说她先吃早餐,然后再到医院照片。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母亲胸部骨骼没有明显的变化。父亲听了医生说的结果后,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回到家以后,父亲马上去买了防滑塑料板铺在厕所里。
又过了几天,母亲说感觉好一些了,想让我陪她到小区附近走走。
下得楼来时,碰见熟悉的保安,小区家属,母亲都要跟他们聊一会天,说她在厕所摔跤,儿女丈夫关心她的事。她总喜欢跟小区熟人晒她的幸福。
可是,走了没多久,母亲的腰就疼得直不起来了,想坐一下休息一会。但是我们又没有带小板凳出来。她的眼睛就往水泥电线杆、路灯杆、樟树杆上瞄,然后她就靠在这些杆上休息一下。
看到母亲艰难的样子,有周围店铺的老板提出让母亲到他们店里坐下休息,可不愿意麻烦别人的母亲一次次拒绝了别人的好意。
我将母亲走路艰难的镜头发在家族群里。大家都说,给母亲买一个轮椅迫在眉睫了。第二天,远在外地工作的大哥就从外地寄回了一个枣红色的轮椅,还给父母一人买了一顶冬天戴的帽子。
今天,我又来到母亲家里。父亲出门办事,母亲准备做中午的两个菜,土豆炖排骨和辣椒炒牛肉。记性不好的她刚刚在左边灶台上放下高压锅锅盖,一下子就不记得锅盖放在哪里了。我一边和母亲聊天,顺带告诉她锅盖的位置,一边帮母亲搞卫生。父母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家里显得乱糟糟的,地板上既有干果壳,又有黑色的污迹印痕。我搞卫生时在洗衣机后面找到了一只黑色冬袜,在电烤火桌兼饭桌下找到了一只黑色发夹……我把这些东西交给母亲,她竟然像孩子似的笑了。晚上,大姐来看母亲,她问地板怎么这么干净。母亲哈哈笑着说,我请了一个护工呢。
远在外地工作的大哥又发来关心母亲的微信:要让她白天有其他事可做、可想,所以,最好有空陪妈妈看点“精彩小视频”。妈妈太需要笑声了,家里太需要笑声了!我们要举一反三,中宣部开发手机上的“学习强国”来教育党员、人民,我们为什么不拿手机上“精彩小视频”来沟通妈妈与社会的交流!玩手机就要玩到极致,玩到有用的地方。每天给妈妈放上一段时间,笑一笑十年少。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百善孝为先。人的一生,有三个不能等:孝顺父母不能等,孩子教育不能等,身体有病不能等。孝顺不能等是排在第一位的。名利重要,但亲情更重要,工作再忙,但孝心不能少,作为儿女,即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要时常惦记问候,不要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孝心,也许是一双袜子,或是一双摆放整齐的拖鞋,或是一个吻,或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桌为父母烧的饭菜,或是下雨时及时来到的那把伞,甚至能够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温馨的祝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祝愿天下的父母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