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涟钢 梁文武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是一句已经公共化的语言。司空见惯。现在听起来已经没有感觉。但我们是否认真深入地思考过,何谓起跑线?难道仅仅所指胎教幼教及学校教育吗?非也。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心理学家说:父母即命运!一个人出生,父母是无法选择的。穷的,富的,善的,恶的,聪明的,愚钝的,高贵的,低贱的,一切的一切,你无法选择!尽管选择和自由就是一个人的生命。什么样的父母却是你命中注定的。
有人感叹: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富可敌国,我的父母却一贫如洗?为什么别人父母高高在上,我的父母却只能挣扎在底层,挥洒汗水?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博学多才,知识渊博,我的父母却目不识丁,妥妥的文盲?
不要抱怨命运!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古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吗?马云爸爸的父母也不是富可敌国啊!关键在于努力!成功天分很重要,但是,天分在促成成功的因素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是,这句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到的。每一个想要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就像作茧自缚的蚕,必须咬破厚厚的茧,才能羽化为蝶,翩翩起舞,舞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那么,信念是第一的,其次就是行动,再次就是习惯!这是我读《生而不凡》所学到的。这本书给人的认知带来的改变是颠覆和革命性的。人们因此而不凡!人就像一台电脑。有软件和硬件。信念就是你的软件,客观条件就是你的硬件。要想改变,先更新你的信念,再付之于行动,最后成功!
而人生最初的信念却是父母和当时的客观环境塑造的。这就是起跑线。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武志红说他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拥有从不干涉自己,理解自己,支持自己,从不打骂自己的父母。他赢在了起跑线!并不是说,父母富有或是高官、高知,你就赢在了起跑线。赢在起跑线的关键是父母对你的教养方式,他们能给你最大限度的自由,让你做自己,成为自己,就是你赢在起跑线的最初的保证!
如果你从小就缺爱,缺乏理解和尊重,父母奉行棍棒教育,当然也有取得成就的,但多数人却拥有了一个落后的起跑线,就是取得成就也不会拥有真正的成功。
为什么只是说取得成就,这一大串字不能用成功二字代替?因为,真正的成功是多方面的,是人生的方方面面的成功,是一种平衡的人性的成功。也就是说,生活于成功这种状态,你很惬意,舒服,你享受这种成功。它无需你拆东墙补西墙,用彼成功来填补此失败。你能够很潇洒地面对生死。离开世界的那一天,你没有遗憾,你完整而又完美地成为了自己!这就是成功!
世俗的成功却不是这么说的。金钱地位成为标准。有很多人是这么看的。这就让人活得辛苦。窃以为学生时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说得有一定道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何谓自由?就是做自己!
而做自己,起跑线是很重要的,它也许会影响你一段很长的时间,也许会影响你一辈子。《人生》的开篇就有柳青的一段话,说的就是紧要关头,选择很重要!十字路口的选择对人一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这就是命运!我们就是要左右自己的命运,哪怕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
起跑线输了,并不代表终点也会输,要不,后天的努力就没有半点意义了!
所以,每一位为人父母者,努力去更新你头脑中的CPU吧!因为,那是你孩子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