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1月15日> > 第17版 > 新闻内容
新化古塘“古木花台”的传说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传在五代战乱时期,峨眉山上有一个姓许的高僧,名字不详,约七十多岁年纪,颇有法力,能够呼风唤雨。他云游四方,化缘修炼,几十年来,从未遇到过敌手。但无巧不成书,江西庐山上有一个姓侯的得法篾匠,名字失考,约六十来岁年纪,也很有法力,在世间游走,加工篾货,少言寡语,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得法之人。

  转眼到了赵宋时期。也是合当有事,容颜不老、不知寿岁几何的许和尚与侯篾匠转来转去,都转到了梅蛮之地的古塘,见此地风水甚好,非常喜爱,便在此地筑庐隐居。

  有一次,两人偶然碰了面,觉得有缘,互道姓氏,家住哪里,从事何种营生。起初两人谈得很投机,慢慢地互相了解,成了好朋友。但是久长难得,久长难处,两人在一起,都自恃才高,各显本事,各逞己能,语藏机锋,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慢慢产生了隔阂。

  有一天,两人一言不合,就各据一座小山,斗起法来,开始两人你来我往,不分胜负。

  侯篾匠好胜心一起,欲拿出绝招让对方服输。侯篾匠拿出从庐山带来的竹席,口中念念有词,右手从竹席之间抽出一块篾片,那边许和尚唉哟一声,就断了一块肋骨。侯篾匠大声问:你服不服?许和尚咬咬牙说:不服!

  侯篾匠又从烂竹席中抽出一块篾片来,那边许和尚唉哟一声,又断了一块肋骨。侯篾匠再问:你服不服?许和尚也是一个硬汉子,说:不服!

  于是,侯篾匠一发狠,一连抽下十根篾片,许和尚就一连断了十块肋骨,痛苦不堪,奄奄一息。他想,自己时日不长,不能姑息了侯篾匠,要死一起死。于是,他挣扎着飞回自己的住房,从床铺上拿来自己的竹席,口中念动咒语,又烧纸钱作法,使出吃奶的气力,到竹席上一跳,那篾匠就断了一根肋骨,又一跳,篾匠又断了一块肋骨。他一连让侯篾匠断了十根肋骨。此时,两人都奄奄一息,体内不住流血,不久,双双归了西天。

  侯篾匠一年有余未回家了,家里不放心,他老伴打发两个徒弟遍地找他。侯篾匠死后两天,两个徒弟找来古塘,见到了已经全身僵硬的师傅,只好流着眼泪将师傅烧为骨灰,捧着回了江西庐山。

  过了几天,峨眉山也派人来寻找许和尚,最后在古塘找到了他,还在他衣袖里找到了一个张小纸条,上书:争强好胜,自取其咎;命该如此,此处可葬。因此,小和尚遵从他的遗愿,没有将他火葬,而是挖坑就地埋葬了。葬好之后,请来石匠,打了一堆上百斤一个的方石块,砌了一个四方墓。走前,还挖了一棵小香樟栽于墓前,作为标志,就回峨眉山复命去了。过了十几年,此地被梅山人发现,命名为“古木花台”。

  到了元朝,古木花台上的这棵香樟,已是根深叶茂,树干有几十米高,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展开的树荫有一亩多宽。树上栖息着各种鸟类,每天清晨,各种鸟儿在树上跳跃、欢快鸣叫。每年到了夏天,树上还有云雾缭绕,隐隐发出祥光,似乎还有人打斗的声音。引得周边很多人来参观,称为奇观。这些事被记载在一本书里,但早已找不到了。

  从江西泰和县迁到此处多年繁衍后代的泰谕公后人发现这棵树很有灵气,便在家里有人生病或是不吉利的事情发生时,请来道士做法事,在古树下点香烧纸虔诚跪拜,杀鸡将鸡血淋在纸上,将鸡毛贴在树身上,回转时,还把一个耙齿或是大铁钉钉在树身上,以示鬼祟都被镇住了。时间一久,树身上钉满了耙齿和铁钉。偶有灵验,便一传十十传百,来祈福的村民更多,大家心细且善,怕古树承受不住耙齿和铁钉,改为挂红布条祈福,这样,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树上挂满了红布条,成为了一道景象。

  转眼到了清代,这株古香樟由于年岁太久,中间都成了空洞,但叶子仍然苍翠。可惜有一天晚上,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古香樟被雷电一击,轰然倒地,只留下一个巨大的石花台。村民们将树分解了,雕刻成神龛或菩萨像,供奉在家,但在破四旧中都被毁坏。虽然古树早已不在,还是不时有人在此烧香祭拜。“古木花台”的故事和名称,仍然在老人口中流传了下来。不过,知道“古木花台”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曾维和)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