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一德庄,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庄园右侧新建的房屋,破坏了整体风貌,但还是依稀可以看出曾经的恢弘气派。
一德庄主修人梁国卿,诰授中宪大夫,移封通奉大夫(从二品)。据族谱记载,在其年满80之年赐进士出身,是涟源三甲古村中学位最高的文人。因梁国卿曾修县城培英堂及南北两塔,九乡绅士赠“梅城福耀”匾联(三甲在其时属于安化,安化当时的县城为梅城)。梁国卿78岁时赐国史馆纂修,刘春霖赠“重辉花烛”匾额。
据传在抗日战争的后期,光迪堂梁化中把他的母亲接来,安顿在一德庄,并安排了一个排的兵力驻守在这里保护。据居住在一德庄里面的老人讲,如果细心的话现在都还能捡到那个时候遗留下来的弹壳。
解放初期,由于这里房屋众多,面积较大,加之都是青砖青瓦结构,保存的很好,所以当时的人民公社曾经在这里办公。至今墙壁上都还保留有很多的毛主席语录和各种宣传版画,记录了那一段特殊的历史。
大门口的庄名“一德庄”三个大字和对联“珠联七宿,璧合三台”依然保存完整,字体方正端庄,遒劲有力,一看就是大家手笔。“人民公社万岁”的烙印依稀可见。
一德庄流传下来的对联很多,“宫墙广阔文塔增荣公斡嗣前徽丕振九乡科第,堂构宏基椿萱笃祜天伦敦乐事允推陆地神仙”(堂联)、“翠竹苍松邻左右,金箱玉印大门闾”(大门联)、“从心所欲不逾矩,吾志无他只养亲”、“从来不避斧凿,吾身岂是匏瓜”(其中厢房取名为“从吾庐”,这两幅是从吾庐的堂联)、“最爱客来偏懒答、又怜花发却墉栽”(客厅联)、“成龙归大海,鸣凤翔高岗”等等,每一副对联都反映了传统精神,饱含着教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