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老了,腿脚走起路来,没有以前利落。为了让她出出进进方便些,我特意买了有小院的一楼。
星期天,正想和妻子去买些花,种在小院里。没想到,母亲却先我们一步栽上了蔬菜。
我告诉妈妈,我们留的地是种花的。母亲刚想说什么,媳妇先开了口说,妈妈种菜挺好,至少咱们能吃些放心蔬菜。妈也有事干,还能锻炼身体。
见妈妈连连点头,我不好再说什么,妻子的通情达理更让我感动。细细想来,我们买一楼原本就是为了母亲,只要她高兴就好。
星期六晚上,我和妻子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晚宴回来。刚到屋,母亲就从厨房里拿出两个特大的土豆,笑着对我们炫耀她侍弄的土豆。高兴的样子,就像她刚抱到孙子的那一刻。
妻子接过两个土豆说要用它做菜。妈妈更高兴了,她说今年能收获50多斤。
第二天早晨,我睡得正香。妻子叫醒我说,妈去早市,以往这个时间都回来了,今天怎么还没回来?我一骨碌爬起来穿上衣服,准备去找母亲。
刚开小院门,就见一台电瓶三轮车开了过来,母亲下车招呼着开车的人把一大袋子土豆放进小院。
我和妻子很是诧异,她又买回50多斤土豆。家里的土豆已经不少了,母亲又买回这么多却是为何?
母亲告诉我们说,今天早市上,一个农村来的老姊妹,100斤土豆没卖出去多少,眼看天要下雨,如果她的土豆在路上让雨淋了,就都完了。
我嘟囔了一句,那也不能买这么多啊。
不要忘了,土豆对你可是有恩啊。母亲生气地说。
连续几天,母亲和妻子都在忙活处理土豆,她们把洗净的土豆,切片,几乎摆满了整个小院,晾晒成了土豆干。
这天晚上,妻子打电话让我邀请发小二毛和三胖,到家里小聚。不一会儿的功夫,母亲和妻子就把一色用土豆做的菜,端上了桌,炸薯条,香脆土豆片,酸辣土豆丝,红烧土豆块……还有用土豆和面蒸出的馒头。
我愣了一下,妻子冲我使个眼色。我明白了,这全是母亲的意思。
我们刚喝一口酒,母亲就说,孩子们,味道咋样。
二毛说,太好吃了,好久没吃到这样的菜了。三胖说,搬进城,我就再也没吃过这样原汁原味的菜了。
唉!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样的菜,你们可能早就忘到脖子后了吧?想当年,土豆可是咱们的口粮,救过好多人的性命呢。
他两人使劲点头。小时候,我吃不惯粗粮,又正长身体,母亲不顾父亲反对,每年都会在小菜园里种上几垄土豆,各种土豆做成了菜,成了我童年的美味佳肴。
母亲继续说,孩子们,我和你们的父母都老了,但是,千万别忘了,你们都是农民的儿子,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老婶只要在,每年这个时候你们都来。
一定,一定。二毛和三胖抢着回答。
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她希望我们这些从山村走出来的孩子,都具有土豆一样的品质,永远眷恋生养我们的那块热土和父老乡亲。(李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