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健康快车下基层”】
2014年9月,娄星区委、区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全区医疗服务水平,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决定开展“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成为保障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
娄星区人民医院作为具体实施单位,组织一支45人的医疗队伍,克服天气、交通等各种困难,坚持每天早上6点准时出发,为辖区内的中老年人、育龄妇女、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及慢性病管理对象等特殊人群进行免费上门体检服务,创造性地解决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健康难题。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娄星区却有一道免费的“健康餐”,群众不用上医院,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做体检;如果符合条件,还可以得到免费医治,这就是全国第一辆从公立医院开出的“健康快车”。
“全身免费检查,早餐都帮我们带来了。两天就有结果,检查有病就可以去住院……”这是娄星区石井镇双林村村民胡光荣的亲身经历。
“健康快车每年到我们家门口,以前只能跑到大医院去做的检查,现在只要在家里就能享受到这种待遇。”这是娄星区石井镇松江村村民邵新群最高兴的变化。
“近三年在健康快车上面,医疗费用基本上报了百分之六、七十了。”这是娄星区水洞底镇云山村村民刘公祥收获的“实惠”。
胡光荣、邵新群、刘公祥等三个村民是娄星区“健康快车”众多受惠群众的缩影,他们如今的“健康生活”与两辆大巴车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2014年9月起,除了节假日,每天早上6时,“健康快车”悄悄驶离娄星区人民医院,奔赴农村和社区,风雨无阻。
由两辆大巴车改装而成的“健康快车”,车内配有心电图、彩色B超、X光机、生化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进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疾病检查及育龄妇女“两癌”筛查,相当于一个流动的医院。
中老年人、中小学生、育龄妇女、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及慢性病管理对象是“健康快车”的免费乘客。
74岁的娄星区万宝镇鱼岭村五保老人刘从生就有幸搭上了“健康快车”。那天,“健康快车”来到村里,一路把脉、听诊、心电图等检查下来,他患了严重的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得马上住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刘从生出不起住院需要的3万多元,决定放弃治疗。“健康快车”的医疗服务队承诺:所有费用都不要他负担。当天下午,将信将疑的刘从生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手术很成功,两周后,老人终于康复出院。总共花费超过3万元,扣除新农合报销、上级补助等费用外,医院承担了其他的全部费用。出院当天,刘从生很感慨:“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如刘从生一样的故事已在“健康快车”上屡见不鲜。
“通过三年的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对疾病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人民群众的保健意识也逐步的增强了,重点人群的疾病发生率也逐步降低了,从而促进了健康水平的提高。”娄星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刘碧微见证了“健康快车”为娄星区带来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娄星区“健康快车”每到一个乡镇街道,均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全力配合,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开展通知发放、地点选址、现场维稳等工作,形成了全区“一盘棋”局面,保障了“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可持续发展。
目前,“健康快车”构建了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新秩序,打造了贯通省、区、乡、村四级医疗联盟新模式,取得了精准扶贫新效果,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好评。
“健康快车”带来的不只是医院服务方式的改变,更是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的更新,为解决辖区内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走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2014年至今,“健康快车”共为娄星区12万多名群众、16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不仅为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而且对体检中发现疾病的群众进行了早期干预和治疗。群众参检率达98%,满意度达100%。
明天,“健康快车”又要出发了,继续搭载着人民群众驶向全面小康的生活。
(肖鹄 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