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25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追忆父亲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朱泽华(70岁)

 

  1989年时作者的老父亲

  父亲一生对家庭的贡献,对儿女的教导、养育之恩,我永生难忘。

  我家人口众多,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没有父亲的辛勤劳动与母亲的勤俭持家,我们兄弟姐妹不知有几人能活到今天。母亲曾有一次哭着对我说:“你们兄弟姐妹这么多,我每天缝缝补补,就着煤油灯到深夜,手都扎穿了。现在有吃吃不得,有穿穿不烂。吃饱了苦,受饱了罪。”

  我记得到我满了二十一岁去当兵,从没穿过一件新棉衣。冬天总是一条大粗布,用秆灰子煮的单裤子。七一年在邵阳做临时工,自己扯了几尺华太尼,请春芳做的西衣,都感到不好意思穿。七二年入伍后,这件西衣不知是给了三哥还是湘弟。当兵之后,我省下了一年的口粮,家中勉强能吃上个饱饭。那时当兵第一年每月六元,每年每月加一元,到复员时领了四个月每月二十元。每逢父母生日、春节我在信中夹寄十元回家。因自己从小在苦水中长大,知道父母的难处。钱虽不多,也算弥补家中的一点困难。

  十多岁的时候,我总感到父亲对我要求过严,看不起我,晚上躲在被子里哭。有次不知什么事,父亲打了我,当时正在吃饭,年少气盛的我,把碗往地上一砸,父亲什么话也没讲。晚上对母亲说,五伢子个性大,今后还得注意方法了。多年之后,我才体会到“崽大爷难做”的味道。

  成家之后,生活依然艰苦。每天早出晚归,勉强维持生活。对父母的顾盼极少,每逢过年过节,买条三五斤的鱼,做三份分开,父母一份,岳父母一份,自己一份,父亲从未计较。

  父亲中风之后,行动不方便,幸亏母亲的照料,使我们兄弟能各自安心地生产劳动。因为躺坐久了,更加不舒服。元哥在水利上,三哥脚不方便,湘弟要做生意。我每天在水泥厂回来,总想要我背他老人家去转一圈。当时父亲还有一百一十斤左右,也只有我能背得动他老人家。无奈,人子之道吧。后来耀雪帮他做了一个轮椅,有次我推着他老人家去溜达,不小心踩到轮子的铁丝上,大脚趾划掉一大块,鲜血直流!母亲看了心痛,父亲没有吭声。那时,他语言已经不太清楚了。

  我从来都是粗心之人,大大咧咧。父亲能赚点小钱的时候,因膝盖疼,我每天四点起床去杀猪担肉。有次和父亲去干塘子安泉家杀猪,因下雨,父亲说:“五伢几,今天你到神山殿去把肉卖了。”我也信心十足地担起就走了。肉是卖完了,回来父亲说和我算下数。一算,亏了一斤三两。父亲说这碗饭你吃不得,做生意,本钱是师傅,不能克扣人家,但也不可本钱都不要了。所以后来这活计就由湘弟接了下来。我也知道自己的料,毫无怨言。

  今天记此往事,并不是想表白我怎么孝顺,是回忆在父母羽翼之下的骨肉亲情。如今我也已步入老年,百病缠身,对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孝心我无话可讲。只求父母庇佑,有生之年少受磨难,平安归宿,此生足矣!

  (作者为双峰县甘棠镇自然村人,农民,退伍老兵)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