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超群
一个人静坐屋前,泡一壶茶,读一本好书。
我喜欢读书,读古旧的书,那些行如流水的散文,往往那一行行文字,竟能引起我如少年时代的好奇,值得用一生去铭记。
静静地读,捕捉一种微妙的充满流俗的时尚。
看古老的街道,行走的人,有些忙得宠辱不惊,有些匆忙行走,有些急功近利,有些无所适从,有些无所谓的争议,却有了些鄙夷。有时候,读书累了,就停下来歇歇。安静地卧在那里,就那么躺着,就那么躺在时光的怀中,享受安逸与惬意。我幻想着有一间令人艳羡的书房,那书房里充满着森林的芳香。世界安然入睡,梦境甜美神奇。斯时多少平卧的身体和灵魂流水轻漾,呈现生命的美善和祥。没有忧虑,没有惊慌,因为我们有书的世界。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更有郁郁葱葱的绚烂风景,我喜欢书的味道,喜欢它却说不出理由。就那么呆呆地看着,那是多么的美啊。
我喜欢它那种洁白的花瓣,我喜欢那种淡淡的花香,喜欢它淡淡的清香。一行行的文字洞悉生命的短暂,理解了现实的缥缈,构思了简单的寓言。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唯美的文字就似静水深流,波澜不惊。惊世之美,往往隐藏于平淡。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的就成了你的修养,偶尔再翻开,确有一种隔世重逢的喜悦。双手捧握,一路端详,如河蚌生了明月之珠,生怕被人抢了去。
读过的书,不一定都记得住,但会存在心里,不知不觉间就改变你的人生。你不会记得你吃过的饭,但他们会变成你的血肉;你不会记得你看过的书,但他们会变成你的灵魂。高晓松说过,只要在读书,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苟且的人,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更辽阔,而读书就是让自己辽阔的一个过程。
读书是让你成为一个有气质、有风骨、有修养的人,是为了让你在平和静美的内心里,拥有思考的宁静。读书是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此岸与彼岸间的距离,或许就在一行文字之间。
读书是一种智慧,一种生存于世的智慧。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叹自己,不得不承认读书的自己是拥有如此完美的个性。有时,我们可以认为读书是一种快乐,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手中去读懂它。读懂某种独特的情感,还有关乎生命意义的文字,抑是涉及到文字本身的力度和容量。
有的人读书只能自己读,有的人读书却为世人读。无论给自己还是世人读,只要读书非常认真,就能读懂人生,就能把读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
轻风吹过,曲终人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心中一隅,唯有捕捉文字的精华,我也不想再描绘读书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找不到令人满意的词句来加以形容:它比任何语言更为深刻,更为强烈——也更为难以捉摸。
捧一本好书,心中怀着虔诚,还有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