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4月28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那乡那人那情实难忘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新化 邱清疆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从邵阳师范毕业,与十多名隆回籍同学分配到新化县任教。70年代初,新化县革命委员会由“造反派”掌权,发出指令,要求教师回原籍,以便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大家兴奋不已,纷纷回迁。

  一个星期天,我去找公社康厚武书记,他是教师出身,也是学生的家长。我提出回原籍的要求,他说:“邱老师,你是科班出身,我们好不容易把你要来,凡进吉庆公社的师范生,不管是本县的还是外县的,一个都不让调出去,我到县教育局‘打了封条’。你想想,调走一个科班出身的,补充一个民办教师,既加重社员经济负担,又降低了师资质量,这蚀本生意做不得呀,至于你的实际困难,你去找公社抓教育的鄢功焕书记,他会具体安排的……”

  又过一星期,我去找鄢书记,他开门见山地说:“公社党委已研究去留问题,坚决把你留下来,你去团结小学教书,家属暂住在学校,你家属落户团结五队,这里水利条件好,交通方便。”   我赶忙插嘴:“人家肯要”“怎么不要?你妻儿姨妹四人落户,公社给队里减了2000斤公粮,大队支书刘道德满口答应。"他抽了一支喇叭烟说,“没房住,给你竖一座!"我又插嘴:“谈何容易!”“公社和大队担硬担,建座房有何难处?没粮,给你五百斤返销粮指标,每百斤9.5元;没钱,吉庆区教育工会评困难补助费,我去打招呼,给你评甲等;建房用工,发动社员搞义务劳动——兴工时,在你处吃饭,到队里记工分,还有雷管炸药,由办点张干部带来……”

  1970年2月底,刘支书持五队社员户户签名盖章,同意我家属落户的协议书,并安排三个社员,将我家从吉庆中学搬至团结小学,孩子由姨妹看管,以便让我认真地工作。妻子被安排在全大队6个生产队做缝纫工,工资投至五队记工分。我和其他两名民办教师每天上课至下午二点半,然后在学农基地劳动。晚上办六所夜校,上南盘山,穿蔡家湾,进观音洞,爬邹家岭,扫除文盲150人。我任教的三、五年级48人复式班,统考成绩每科均为全区第一名,其他两班成绩均名列前茅。1972年被《湖南日报》报道,这是破天荒的大事,引来吉庆区各公社的师生前来参观学习,全校学生由原来48人增加至120多人。

  说到建房,刘支书对我说:“你只专心教书,建房由大队具体安排。”比如每天做什么工夫,来多少人,带什么工具全由刘支书先天用广播通知。我妻只负责做饭菜。社员上工时,大多带来蔬菜,每天食用有余,我家买些荤菜,比如八毛钱一斤的油渣或鱼干,菜汤搭配,让社员们吃饱吃好!

  1972年10月,全大队社员共花副工120多个,平整宅基,搬运木料,制做砖瓦,竟在山清水秀的五队,给我建起面积240平方米的房子,厅堂、卧室、厨房、储仓、猪圈、一应俱全。有了新家,结束了居无定所的尴尬局面,一家人笑逐颜开,从内心发出呐喊:“我们有房子了!”

  一天晚上,在我家办的夜校放学了,孩子们睡觉了,煤油灯下,妻满脸愁云,说:“房是建好了,可又亏钱,又缺粮,工资要到月底才发,咋办?”我却满怀信心地说:“天无绝人之路!”果不其然,细心的社员知道了我家的暂时困难 ,因怕露富,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常有人悄悄地送来粮食,少则几升几斗,多则一担担的稻谷或薯干,帮我家渡过难关。这笔账直到1984年家属农转非之后才还清。

  1996年,我从新化十二中教导主任兼语文教师的岗位退下来后,知恩图报之心更切。村里的红白喜事我去写对联,记账;免费当家庭教师,辅导村里的中小学生做家庭作业;协助新化十二中、吉庆镇中心小学做留校生工作,将厌学的学生送至学校……每做好一件事,心中就多一份愉快!

  退休前我的子女均端上铁饭碗并成家立业,我与妻仍勤俭节约,种菜养猪养鸡鸭,既充实了生活,又锻炼了身体。每月只买点米,蔬菜荤腥自给自足,节约2.5万元,做无息贷款。当时,少部分村民手头仍紧巴巴的,买种子农药化肥,送孩子读书,建房娶媳妇,看医生缺钱的,我就把钱借给他们。我从1997年元月到2O12年上半年,借给他们做动用的账目共567笔,一般每笔一二百元,最大的为5000元,边借边收,记了一本流水账。每当向我借钱的高中生毕业后考上理想大学,寒假来给我拜年时;每当向我借钱的夫妻双双抱着孩子到我家串门时;每当一座座小洋楼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时;每当借钱治病长者荷锄晨曦中,穿行陌阡间时……我心潮涌动,快乐无比!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