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年轻人都打了鸡血一样,见面就问:预备生二胎吗?
这一年我45岁。这是个比较尴尬的年龄。一是还可以生的;二是若生,年龄又有些过。掰掰指头,我上70岁时儿子还在上大学。这就是70年代人的不幸,计划生育最抓狂时遇上的是我们。“超生游击队员”即使被拆房子、撵猪羊,也要东躲西藏生出个二胎。现在鼓励生二胎时却已是中年之后。
还是有些人庆幸赶上了末班车,紧急备孕。许仙每天清早带着妻子围着操场养精蓄锐,隔三差五清炖羊肉或者土鸡,香味激爆了家属楼的每一个味蕾。
我没有计划。女儿开始上大学,再熬三四年就完全解放了。
母亲极不满意我的决策,妻子一下班就拉她到身边说悄悄话。还搬出平衡法则,咱兄弟都有二胎,我们也必须有,而且不论男女,都有奖励。岳父岳母更是逢人便说,大伙帮劝劝一根筋的女婿女儿吧,政策那么好,生个二胎孩子多个伴。还答应只要生下来就帮带娃。朋友们都羡慕起我们来。娃儿只要借个肚子装一下,生下来啥都不要愁,还不动心?
一直熬到2016年底,妻子有个晚上突然转过身来,说,还是生一个吧。不久妻子怀上了,母亲和岳父岳母看着妻子肚子一天天隆起就乐开了花。
儿子一生下来肥嘟嘟的,八斤多,毛发浓黑,哭声洪亮。老人家们喜颠颠地轮流抢抱。大的是女儿,如今补个儿子,恰合成个“好”字。因在家排行第六,小名就叫六六。也有六六大顺的美好期许吧。
女儿也并不认为弟弟是来分她财产的,每晚均要和弟弟视频,欢喜得不得了。还承诺弟弟长大了她负责教育。白天真不要我操半点心,洗尿布,泡牛奶,照顾月子,都被母亲、岳母包了。晚上这小子则精神特好,鼓楞着清亮大眼,迟迟不肯睡觉,还腿脚踢腾。我便抱了他看月亮、数星星。我耷拉脑袋了,他哇哇大哭以示抗议。我的黑眼圈从未消停过。
儿子降生,我自然多了根绳索。假日老师们都相约天南地北游浪,我则只能窝家里。想坐下来斗个地主,怀里的儿子也不得安分,老抢我的牌,甚至撕个稀烂。即便走个亲戚,也不方便住一宿,儿子的行囊太多太杂。家里墙上满是儿子印象派彩绘,地上则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后的狼藉。
妻子突然精打细算了。让母亲翻出侄儿的旧衣服,清洗了让儿子凑合穿。网购骤减,化妆品砍了,美容年卡停了,去市场买菜也学会了讨价还价。弟送的二手车开好几年了,也舍不得换。一发工资首先是预留儿子的奶粉钱,然后是打女儿的生活费。剩下的都属计划经济了。家里一切都以儿子为中心。我口袋里的零花钱都是儿子的,挖机啊、工程车啊、奥特曼,儿子只要看到新版的就想要。我琢磨着四、五十岁才生个娃,没必要那么抠吧,心一横,全买了回来。
儿子刚学会走路那阵子,完全得当牛崽看管。有一回我跟朋友聊天去了,儿子一个人摇摇晃晃跑到后园子,扬着一个挖机要去弄一条盘成圈儿晒太阳的小花蛇。还有一次,居然一不留神娃儿一个人跑到街上,眼泪汪汪四处找爸爸妈妈,幸亏碰到好心的邻居带回来。
母亲心脏病吓翻了,住进了医院。本来人手紧张,又要上班,又要跑医院照顾老人。孩子只好又交给退了休的岳父母。岳父糖尿病二十多年了,血糖忽高忽低,并发症一箩筐;岳母逢变天风湿就疼痛厉害,所以拉儿子爬楼梯都要歇几回。还好,儿子不挑食,吃啥都香,吃完一碗还要把空碗举起老高:再来一碗!
儿子三岁,母亲便催我们该教孩子读书了。说谁家的娃三岁已经能背100多首唐诗、会熟练演算20以内的加减法,谁家的孩子三岁便会弹钢琴、会写一手好字。我和妻子都是教师,自然知道教育不能拔苗助长。但也担心老来生下的儿子智商有没有问题。妻子买来了拼音卡、绘本书,一回来便教儿子。孩子居然一教就会。儿子咿咿呀呀背给母亲听,母亲那个高兴呀。
女儿放假回来,儿子晚上就只跟姐姐睡了。缠姐姐做游戏,讲故事,看姐姐被他夸张的模样吓得缩被窝了,就伸出壮硕的手臂说,胆子那么小,长大我保护你。睡着了,小的头枕大的肚子上,被子也不盖,还在梦里咯咯咯笑。
今年儿子五岁半,山里学校有学位,我让儿子上一年级啦。有人说,中年以后的人还想生孩子,那是想看到自己童年时的影子。我就想我的孩子童年是幸福快乐的。我乐意做他的光头强,让熊儿子骑我身上,也喜欢陪他目不转睛看唐老鸭和米老鼠。邻居每到周末带孩子一会学钢琴,一会学书法,还要学播音主持。我却带儿子去爬山,去捉泥鳅,钓螃蟹。
也怪,放开二孩政策,人口并没有剧增。相反今年的学校学生普遍减少了。也许是大伙都掂量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吧,教育、医疗、房子会让一个家庭喘不过气来,尤其是疫情时代。我知道,我至今什么都没有,两个孩子就是我的全部家当了。儿子每长一岁,我老一岁。
儿子常常骑我肩膀上,拉着我的耳朵,扯着我的胡子,大声说:老爸,你别老得快哦,将来我会给你挣很多钱给你买新房子新车子的啊。
哈哈哈!真有意思。
(刘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