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管理的珠山公园是贤母文化的发源地、传承地,也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创新地。开国少将姜齐贤的母亲70大寿时,由毛泽东题字的寿幛“国之贤母”,贤母廉洁文化,代代相传。当单位邓主任与我们探讨如何学习清廉榜样时,说道“其实父母可以是你最好的榜样。”令我醍醐灌顶。我从未与我的单位同事、领导提起过我的父母,毕竟我的父亲,一直是我最痛苦也是最珍贵的回忆。在别人的眼中,父亲是一位英雄,而在我与母亲的眼中,他却是为了自己肩膀上的职责与使命而献身,让我们陷入无尽悲痛与思念之中。我辗转反侧数夜,最终下定决心,给大家讲述我父亲的故事。
我的父亲名叫夏卫国,生前是一名消防员,从他离我和母亲而去,至今已有23年。母亲常常提起,那时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日子比蜜还甜。那是一个我母亲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日子。1999年1月30日,我刚过3岁生日不久,对世事无知,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每天追着父亲跑,问“这是什么?那为什么?”那天是我父亲的休息日,正带着我在家中玩耍,而我母亲正在准备午饭。这时,一串急促的电话铃打破了宁静,父亲接了电话后,神色凝重地对母亲说“厂里出事了,我晚点就回来”,便匆匆离开了家门。
画面来到涟钢炼铁厂,3号高炉发生一起严重的有毒气体泄露事故,父亲作为领队班长,带领全副武装的消防员们迅速进入了厂区。到达现场后,发现厂内十几名职工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父亲一面指挥人员疏散转移,一面带领小分队深入内部进行人员搜救。就在这时,听到有人大声呼救:“救命啊,井底下还有一个人!”那是一口深井,刺激的气体扑鼻而来,发现有一个工人已晕倒在底部。井下的空间非常狭小,根本无法容纳两个人同时进去,作为班长,父亲不能见死不救!于是父亲迅速套上牵引绳,叮嘱队员:“兄弟们,待我下到井底,绑好牵引绳后,你们就迅速往上拉。”说起来挺简单的几个字,可是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进行救援难如登天且极其危险,而现在的情况是争分夺秒,可能晚一秒,后果就不堪设想。父亲在尝试了几次下井失败后,大家都已对被困井底职工的生还不抱希望。紧急关头,父亲大声喊道:“再试一次!先救人,我再上来!”说完套好装备,迅速下到井底,毅然决然地脱下自己的防毒面具戴在缺氧职工头上,拆卸掉自己身上的牵引绳,钻到了中毒职工身下,用身体将昏迷人员托起,同伴们使劲往外拉,终于成功救出了中毒的员工。而我的父亲此时却再也听不到伙伴的呼唤,因体力耗尽、极度缺氧,吸入毒气过量而牺牲了。
父亲将活下去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职责与使命。三岁的记忆是模糊的,我只有从父亲的同事与领导口中才得知,父亲一直以来都是热心肠,经常不遗余力帮助他人却不求回报,哪怕是被救人员出于感谢送来的一些蔬菜、鸡蛋,父亲都会追着送回去,或是拿上家里最好的食物作为回赠。日常工作中,面对他人的请吃请喝,他都是婉拒。因为在部队时,父亲就一直牢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宗旨。娄底市政府评定我父亲夏卫国同志为烈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选为娄底十大杰出青年!一项项荣誉,是党和政府对父亲的赞许,一声声夸奖,是亲朋好友对父亲的怀念,这些却又像是一根根扎在母亲心头的针,让我们痛心和难舍。
记得从儿时起,母亲总教育我说:“你爸说了,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如今,我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越发能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父亲的形象在我脑海里从模糊到逐渐清晰,他早已成了我心中的榜样。习总书记说“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是啊,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寸心”,舍利益、守本心是清正廉洁;舍小家、为大家是奉献担当!作为珠山公园服务中心最普通的一员,我将向党员和先进看齐、向党组织靠拢,扎根岗位、毅勇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