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好风光,放眼城乡种树忙。”又逢3月,又到植树节,我不由想起了我第一次种树的情景。
小时候,为了响应植树造林的号召,父亲请人开了几亩荒地,买了许多树苗回家。眼瞅着树苗一点点变少,我和弟弟心如猫挠,我们都想试试种树。可是父亲拒绝了我们,他说我们两个一没力气,二不懂种树,我们是种不好树的,只会糟蹋树苗。但我和弟弟不信,我们只当父亲在骗我们。
在我和弟弟的不依不饶要求下,父亲没辙了,他给了我们一棵树苗。拿到树苗后,我和弟弟可开心了,我一手拿着铁锹一手拿着树苗,弟弟则拎起了水桶。
第一棵树可不能随便种,我们左挑右选,总算选了一块“风水宝地”。
可是,一铁楸下去,那土只是浮起了一点皮,压根没有松动的样子。看我这样,弟弟嘲笑我,我气呼呼的把铁楸丢给了他。可是,弟弟拿起铁楸挖了两下后,也和我一样将铁锹扔在了地上。再看那地面,依旧是硬邦邦的一块土,丝毫没有一点松动。
看我们俩吃瘪,父亲走了过来,他一手握住铁锹的把,一手握住铁锹的头,一只脚蹬在了铁锹的背上,他用力一踩,地上的土有了松动的痕迹,等到父亲将铁锹拿起来时,地上出现了一个小坑。我一下不累了,爬起来跑到了父亲身边,一下、两下……很快,一个深深的坑出现了,父亲把树苗放进了坑里。我和弟弟争着要去扶树苗,父亲却制止了我们,父亲扶住了树苗,他要我和弟弟一起给树苗培土。
有了前面的教训,这次,我和弟弟都不敢说大话了,我们轮换着将土坑外的土填回了坑里。
等我们填好土后,弟弟就拎来了桶要给树苗浇水,父亲再次阻止了弟弟。父亲用力在土上踩了踩,又抓着树苗晃了晃,等足够结实后,父亲才从弟弟手里接过水桶给树苗浇水。
看着种好的树苗,我心里满满都是成就感,我问父亲:“这树苗一定会长的又高又壮吧?”
父亲却摇了摇头,说道:“这才种好,树苗能不能活还不一定呢,一定得细心照顾。”
自那之后,我和弟弟每天都会跑去树苗旁看看,看树苗缺不缺水,树苗上有没有虫子。
春去秋来,秋去春又来,树苗长成了腿一般粗的小树。抚摸着树皮,想起电视上看到的神仙显灵的场景,我忽的有了一个想法。我找来了小刀,把我和弟弟的名字刻在了树上,我告诉弟弟,这样别人就会把树当成神树,而我们也会被当做了不起的人的。
后来,家乡的树越种越多,而我和弟弟相聚,一起去看望树的次数也变少了。不过,那棵树的样子却牢牢的记在我的脑海里,只要回家,我总会去看它,摸摸那刻在树杆上的字。
一切似乎都在变化,可也有没变的,那就是父亲一直守着那片他自己种的树林,而我们家人间的亲情也如那茁壮成长的树般牢牢扎根在心里。(吕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