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7月27日> > 第12版 > 新闻内容
八一军旗永远在心中飘扬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康忠爱和妻子李银娥

  每一个抗美援朝战士,他不一定能说出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自已不一定能口述视死如归的精彩战争经历,但每一位志愿军战士,一定都有一种闪闪发光的伟大精神!那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采访并讲述每一位抗美援朝战士平平凡凡的经历,他们的价值不是让人流泪感动而感动,而是让人立足本职工作积极行动。

  铭记历史!致敬最可爱的人!

  康忠爱老英雄,1932年3月出生在新化吉庆。1951年2月参军,1951年7月参加华北182师548团入朝作战。六年后的1957年4月归国。

  其间1952年4月至1957年4月,他先后在182师坦克团炮营2连,及0211部队5支队汽车排任驾驶员。

  1953年3月光荣入党。荣获三等功一次,集体六等功一次。

  抗美援朝老战士康忠爱,笔者采访时,由于他年逾九十,已无法讲述在朝鲜战场六年的点点滴滴,但是通过标准的军礼,我的心在震撼。

  岁月蹉跎,由于各种原因,老人的军功章已丢失,当兵时的照片也没有保存下来。但老人的子女有心,把当兵的简历复印了。

  我通过与老人的妻子李银娥交谈,虽然没有听到想知道的完整感人故事,没有得到一位志愿军汽车驾驶员,亲身对运输线上激烈的战争场面的回忆片段,但我作为抗美援朝结束七十年后的一位聆听者,已经非常知足了。

  李银娥老人一边为老伴做糁籽粑而忙碌,一边回答着我提出的各种问题。她满头银发,开朗的笑声,每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他在朝鲜时给彭老总开过车,从不准我向子女们提起,至今他们谁也不知道”;“汽车翻了,部队不会追究责任,只要司机这个人能安全回来”;“他眉头至今有明显伤疤,是冒着生命危险,站在驾驶室外指挥车,被敌人炮弹弹片打伤的。八十来岁时想做白内障手术,医生说眼部受过重伤不能动手术”;“他一辈子没有对我生过气和我吵过架。他退休了,一天到晚总是挂念子孙的冷暖。”

  子女们轮流为老人每天洗脚按摩,坚持陪他走一走,做做简单的活动……通过其家庭人员对老人的细心照顾,我更体会到老人平常的一举一动的正能量影响力!

  康忠爱老兵,当年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82师坦克团汽车排汽车驾驶员,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穿行在炮火连天的运输线上,送弹药、送补给、运伤员,在生与死的一次次考验中愈战愈勇,从一名普通农村青年成长为,经受各种考验的钢铁战士,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铁马”!

  康忠爱老英雄转业后,1958年在原锡矿山矿务局运输总队任汽车驾驶员多年,后升至车队队长,多年后调到原湿法炼厂任车队队长,直至退休。他从不居功自傲,甚至把评劳模的资格让给别人,默默无闻干好矿区运输工作。

  2023年5月,九十高龄的康忠爱老英雄坐着轮椅,在家人簇拥下,晃晃穿行在锡矿山玫瑰花海,漫山遍野的人流,迎面而来盛开的花海,让康忠爱老英雄,仿佛回到那一年从朝鲜凯旋归国的欢送盛大队伍里。

  这时的康老英雄喜悦溢于言表,他哽咽着眼含泪水,心里充满了温暖。退休前他在这条矿山公路上驾车来来往往,不知有多少回。这公路两边的荒山哪里有炉渣,哪里有废石堆比谁都清楚。变了,变了,一切都变美了!

  康老英雄回到家,抚摸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彰,老泪纵横,百感交集!此时心心相印的老伴李银娥非常清楚,她家老头从参军那天起至今,时间跨越七十多年,战斗过、工作中、生活里许许多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唯有敬军礼动作依然标准,唯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依然会哼,唯有鲜红的八一军旗永远在心中飘扬!(曹荣)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