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7月27日> > 第14版 > 新闻内容
狂犬病健康知识科普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功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俗称“疯狗病,由狂犬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春夏季是狂犬病的高发期。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6万人因狂犬病死亡,95%来自发展中国家,我国为高发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倡议,到2030年消除狂犬病。每年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WorldRabies Day)进行公益宣传,目的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狂犬病,增强预防意识,创造一个安全的人居环境。

  一、知识科普

  (一)临床表现

  为急性、进行性、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人狂犬病临床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症状,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属于此型;另一种为麻痹型或称哑型狂犬病,无明显兴奋症状,一般不出现恐水,不足20%的患者为此型。

  (二)潜伏期有多长

  潜伏期最短3天最长19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

  (三)传染源有哪些

  患病犬仍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95%以上人狂狂犬病均是犬咬伤,舔伤所致。

  猫引起的人狂犬病病例比较罕见,这是由于猫并不能在其群体中维持独立的狂犬病传播圈导致的。

  狐狸,獾(鼬獾,狗獾),貉等野生动物狂犬病疫情不断增加,我国已经出现狐狸和鼬獾导致人患狂犬病死亡的病例。

  (四)传播途径有哪些

  人狂犬病基本上是因为被唾液中含病毒的狂犬病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不能穿过非破损皮肤,如果皮肤受到抓伤或擦伤,被狂犬病动物舔一下都是很危险的。唾液中含病毒的犬等动物用舌舔人的黏膜、口腔、肛门和外生殖器黏膜和皮肤也可造成感染。

  二、科学预防保护健康

  (一)保护野生动物,远离流浪猫狗等,不要主动靠近它们,甚至去攻击它们。

  (二)发现临床症状的犬、猫等,让专业人员立即捕杀,且深埋,切不可食用。

  (三)规范养犬、文明养犬

  为了您和家人健康,养狗养猫要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建议大家给自己的爱犬接种狂犬疫苗,第一次应在狗狗3个月左右的时候注射,每年1一2次;改变和宠物亲吻嘻戏习惯;为了别人的健康,带拴狗绳文明遛狗。

  (四)劳动务农人员、学生及儿童为犬伤两大高发人群,保护儿童健康尤为重要。

  (五)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采取三步紧急应对措施:第一步:就近冲洗伤口。尽快正确冲洗伤口是预防狂犬病重要的环节之一,用20%肥皂水清洗和有一定压力的清水全面冲洗1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彻底洗掉肥皂水残余,其次用75%酒精消毒,最后用2%-3%碘伏消毒。轻轻挤压伤口去除口涎和淤血,不主张用力加压,切记不要用嘴吸吮。非紧急情况(如大出血)伤口不得包扎、缝合。如伤口较深需用专用设备加压冲洗。

  第二步:及时注射疫苗。力求24小时内注射疫苗,绝不能掉以轻心拖延。

  第三步:如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口又重者,注射疫苗的同时在伤口周围及底部浸润注射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制剂。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其痛苦及病死率能与狂犬病比拟,病例多数为未进行暴露后处置或处置不规范。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狂犬病,人人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倡导规范养犬、文明养犬,共建和谐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