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主持 李爱文
顾名思义,《鹊桥仙》这个词牌来历与“鹊桥相会”有关,以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有欧阳修作“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鹊桥仙》这个词牌就产生流传至今了。
《鹊桥仙》(又名《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两片各两仄韵,一韵到底。上下两片首两句须对仗。其音律抑扬顿挫,掷地有声。适合写景、咏物、怀古、寄情。
其格律如下: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作品赏析】
《鹊桥仙·纤云弄巧》
作者/秦观(北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阕词是北宋词人秦观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来表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愁。
上片以“纤云弄巧”写景抒情的手法,渲染“鹊桥相会”盛况来推进故事情节,到“金风玉露一相逢”转为议论“胜却人间无数”。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爱情的理想化:只要是心心相印,灵犀与共,哪怕是在秋风霜露中短暂相聚,知音相惜,互诉衷肠,感觉无比快乐和幸福,眼前的一切都是诗意而温暖的。此情此景,无可比拟。
下片写的是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以景入情,形容牛郎织女两心缠绵,深情脉脉如银河中的流水。“佳期如梦”写出了相会的欢愉,也真实地展示了他们久别重逢的欣喜和如梦如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中的“忍顾”一词,痛不可言,深刻地表述了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也将离愁别恨渲染到了极致。然而,通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个结句来看,作者对情爱的追求绝非肤浅,也绝不庸俗。字面是劝慰牛郎织女:只要两情相悦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恋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实际上这是表达他歌颂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惊世骇俗的一笔,让读者心镜阔开,也将这阕词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这阕《鹊桥仙》构思新颖,运笔巧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将一个平凡的神话故事阐述得意境唯美,情感细腻,但又不拖沓,用词酌句婉约蕴藉,读来余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