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有德
踏入酒里江湖,与酒不离不弃,泡在酒里的日子,酒香氤氲。好酒者听说酒,似乎来到了酒场,闻到了酒香,推杯换盏、飞觞醉月场景顿时浮现眼前。
酒喝得多了,也见得多了:浓香型,醤香型;高浓度,低浓度;名贵的,寻常的……纵然名酒,美酒,一见之下,也是波澜不惊。好酒者各有所喜,“潜规则”是:口感要好,口味要醇,韵味绵长。
有朋友约酒,这次却在电话里卖起了关子、吊起了胃口:好酒!好酒!绝对的惊喜!我们也没当回事,朋友们有事没事喝酒品茶,已成常态。这么多年,惊喜不多,非无好酒好茶,好酒好茶喝得多了……
遇见“摘要”酒,真给了我们少见的惊喜。独特的包装设计,一见惊艳:素白淡雅,略显长方,如书卷状;手握“摘要”酒,有如手捧经典名著,书香隐隐,顿生怜爱之心,书卷气、文化味丰盈、悠长。
朋友趁热打铁,笑着打开酒瓶,倒出小杯来,像捧出一件宝贝。这酒,入眼,微黄透明;入鼻,陈香幽远;入口,醇厚丰满。顿时酒兴发作,也无需美味佳肴,摆开场面,家常菜一道一道,酒是一杯一杯,连欢声笑语也带着酒香,飘散开来。
“摘要”酒为酱香型酒,朋友圈里流行着“最好的白酒——酱香酒”,真应验了。朋友拿出了分酒器和小酒杯,倒酒,分酒。这酒味甘,口感柔顺温和;入口,感觉黏稠,继而发热,如丹田之气,格外舒坦。
朋友是我至交,临走时曾特意送我一瓶:“你的五香斋里少不了它!”“五香斋”是书斋名。哪“五香”?书香、墨香、茶香、酒香、花香。住房宽敞,前有阳台、飘窗,后有书房、飘窗,有桂树、兰草、瑞香、海桐、仙人掌、紫羊绒、小榕树、绿萝、一叶兰、龟背竹二三十盆,宛然一片小森林。我和妻子好客,文朋诗友常来聚会。
从此以后,亲人们,朋友们,同事们,弟子们;城里的,乡下的;远道而来的,同城而居的——来我家小聚,饮酒,品茶,看书,聊天,新面孔“摘要”酒亮相,与家藏名酒和米酒一起,与家藏的茗茶和乡茶一起,酒世界、茶世界因此而丰富多彩。酒场中人,就好这杯中之物,老牌,新宠,照收不误。别说城里的朋友们,欣欣然接纳了这款新酒,时不时喝一场;乡下的亲人们,也喜欢上了这新口味,有事没事进城来,喝上一壶,心满意足……
爱读书,爱买书,爱藏书,每次走进书房,不说坐拥书城,也足以怡情。写作多年,阅读经典名著多年: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书房里随处有,书柜、书桌、床头,随时翻阅,每有会意,欣然自得……室外,室内,绿植陪伴。静坐窗台前,安然读书,修身养性。既读书,亦读帖,临帖,信手涂鸦。书房常备文房四宝:四尺宣,“一得阁”,狼毫抑或羊毫,徽砚。学书初习柳体,后习汉隶,旁及魏碑,亦读亦临,乐在其中。读书则饮茶,书香茶香。红茶,绿茶,黑茶,读书至妙处,手捧杯茶,且饮且思,虽不能至,亦向往之。读书则饮酒,有红酒,有白酒,有米酒,有药酒。读书至会意处,品茶,饮酒,妙处难与君说。茶与酒,其渊源远矣:陆羽经,杜康酒,素为文人雅士所喜。读书,写作,临帖,佐之以茶,可静心凝神;佐之以酒,灵感顿生……这“五香”,剔除尘世之俗,捡拾尘世之雅,摘其要,取其精,丰盈着人生中的每一个日子。
“五香斋”里添新“香”。但得闲暇,走进来,坐下来,花香、茶香、酒香、墨香浸润,读经典名著,写性情文章,真正的诗意栖居。读书,书页之间,有芳香——尤其酒香——飘溢;写作,字里行间,有芳香流动。“五香斋”里的芳香,从键盘上,或稿纸上(有时手写,感受温暖),飘向各级各类纸刊或者网媒的编辑老师和读者朋友,快意人生……
不止读书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人一辈子,没有朋友,世界苍白,人生苍凉。岁月流逝,朋友也如大浪淘沙,人过半百,仍然是朋友,才是真的朋友。交友如购物,宁精勿杂,宁缺毋滥,择其善者,择其要者,不负一生。
摘其首,聚其要,饮酒如此,读书如此,人生如此。
与“摘要”酒不期而遇,这尘世间美好的遇见,留下多少遇见的美好,平淡如水的日子,因此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