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11月30日> > 第13版 > 新闻内容
四游龙井村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李魁

  本周天气极佳,冬阳暖照,山上层林尽染,美景如画。然吾感冒,闷在家里。周日上午,方有力气,骑车搭妻子到郊外冬游。

  记不清到娄星万宝龙井村玩过几次了。第一次来时,是来此写生。我拍了很多照片,尤其是对小溪对岸那栋保存还较好的古建筑拍了不少美照,只是我一时找不出来了。只记得那时古建筑上,“文革”时期留下的字迹都还很清晰,当年将此古宅辟为“涟源县万宝农业中学”的校名,字迹也清晰,大门的对联尚未脱落。

  那时,我们都惊讶娄底高铁南站附近还有保存这么好的古建筑。但我们也担心,它还能保存多久?因为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太快,开发的“利斧”已逼近此处,周围的土地房屋正在拆迁。我们问住在古宅里的居民,他们告诉我们,这房子有二百多年了。我想,两百多年的古建筑应该是文物,也许文物部门会保护这座娄底城区高铁站旁边的古宅。遗憾的是,居民也不知道这古宅是谁建的,我当时也没有深入考证,因为那次主要是来游玩、来写生、来乘凉的。

  第二次来,已过了好几年。可是当我携妻再游这里时,小溪彼岸古宅虽在,此岸曾经的大队部旧宅,我们在宅门前池塘边写生的那片清幽之地,以及老墙院落,都已被拆迁,被土掩,完全找不到我们第一次来此之痕迹。真是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也正是这个缘故,我都不敢去翻看我当时所拍的那些写生游乐的照片与视频了。我和妻子只是在尚未拆迁的菜地里拍风景小照,到小溪中去洗手洗脚解解暑,到对岸古宅又拍了一些照片,察看古宅院内有何变化。还好,与第一次来时差不多,字也都在。

  第三次到此,是疫情的第二年初,依然是我骑了电动摩托车,搭着妻子来的。但这次我们不是玩,而是到野外挖野藠头。先是到思乐村,以为那些菜地里有挖,结果一无所获。于是转道来到高铁站这处古建筑附近,在这里居然有挖不完的野藠头。我和妻子开心极了,挖了很大一袋子。那次也到古宅坐了一会儿,虽依然不见大的变化,但已是四面楚歌。右侧已有开发商在搞基础了,古宅还保得住吗?我只与妻子感叹了一番,没多想。

  这次来到这里,是特地来晒太阳来散心的。我与妻子相继感冒,关在家里好几天闷得慌。

  我俩带了水果花生,泡了陈皮红茶,骑车径直奔向这里。这次所见变化真大,许多高楼拔地而起。这里成了建筑中的菖菖菖新小区扩延的范围。我和妻子先摘了两袋子儿时用来充饥的被我们称“叫本再”的野果子。这种野果到了冬天,满树红艳艳的,非常好看,城里将这种權木改良,种在花坛,作为美化城市的植被。城里人只知道这果子好看,常摘几枝插花,却不知这果子还能吃。我们小时候家里穷,没饭吃,常到山上采摘这野果充饥,味道酸甜中有涩味,吃多了不仅口中干涩,而且易便秘。我们小时候哪管这些,能果腹,对这野果充满了热爱,也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不少野趣。

  因有这种怀旧之情,加之冬阳暖照,天空湛蓝,心有阳光,采摘这种野果有如诗般的美妙与快乐。与此同时,我俩还折了一些好看的枝,与采摘的果子一并带回去。果子用来晒干做果干吃更甜,枝放入花瓶中来做插花。

  摘完野果后,我俩找了树丛中的一块大石头,在石头上坐着聊天,饮茶,吃花生水果,这真是两人世界里既简单又纯粹也浪漫的自由快乐生活。在品饮中我顿生灵感,在手机上即兴写了一首题为《心有阳光》的新诗。诗录于此:

  天高云淡好风光

  流动着我们人生的模样

  无怨无悔走过了过去

  坦然面对未知的未来

  虽是清贫一生

  清贫亦有清欢

  笑对风风雨雨

  我们心有阳光

  没有白来人间一趟

  我当即将诗配了几张采摘野果的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不想引来了很多的评论和点赞,看来大家都喜欢这简单的快乐。

  吃饱喝好之后,妻提议再去看看小溪对岸的古宅。我俩走下新堆的大土坡,连小溪都找不到了,原来小溪被堵成沼泽地了。当年成群结队在小溪内游的小鱼小虾早无身影,古宅边上的稻田也不见了,右侧的高楼已建了很多栋,基础已紧逼古宅,那些门墙的对联与字迹,脱的脱落了,模的模糊了,只有那几堵高墙还耸立着,似乎在对城镇化建设的侵入在说“不”。

  我真是不忍心看这一景象!我希望有识之士站出来保护这一座风雨两百多年的古建筑!这毕竟在娄底城区周边,已经不多了,为什么不能让这一处古建筑与新建的房屋共存呢?为了保存我俩今天所见的这处古宅的模样,我拍了一些照片,也请妻子为我在古宅的大门口拍了几张留影。对这座曾被改为“涟源县万宝农业中学”的古宅,我虽有浓厚的兴趣,但限于手头的资料,又未做田野调查,我对它的历史知之太少。我问现住在宅子院内的两位阿婆。她俩只知这宅子有好几百年了,曾经是谁的,她俩都不知道。我又问这宅子不会被拆迁吧?阿婆说:“文物部门不容许,但文物部门又没钱修复和保护。”我找了相关资料,只隐隐约约了解到这古宅是直隶知州刘东岩的故宅。

  但愿这古宅能保留下来。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