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3月14日> > 第13版 > 新闻内容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期主持 李爱文

  据考: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誊录南朝《宋泰始歌舞曲辞》有虞铄“明君大雅”一词,“英勋冠帝则,万寿齐永天”如此“齐天”二字皆用来喻寿。流传甚广,谱入乐章,成为宋教坊乐曲。后来通过文人摘篇,倚声填词,词牌名《齐天乐》(又名:五福降中天、台城路、如此江山等)高调面世,以周邦彦之“绿芜凋尽台城路”为例词,双调102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最先为宫廷宴赏之乐,后流入民间,多为吉庆活动所用。此调不急不缓,音律和谐,宋人用以抒情、写景、咏物、祝颂、赠酬等使用题材比较广泛。

  其格律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作品赏析】

  齐天乐 绿芜凋尽台城路

  周邦彦(宋)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望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起拍“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秋日的台城(金陵)草黄叶枯一片萧条,而词人正殊乡作客,遇上晚秋时节,“众芳芜秽”,不免怅怀难禁。如此造境为全篇意蕴定下基调。“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继续将殊乡晚秋情景铺垫拓开,晚秋之夜,本已渐凉,加上秋雨,顿觉寒生了。更何况词人情绪低落,更觉周围寒意更深,从客观事物层层渲染,使前面所描摹的秋色显得更浓了。从“云窗静掩”起,就作者主观方面进行勾勒。“静掩”,没有什么人来往,烘托出一种幽静的孤寂感。“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已感秋寒,便撤去竹席,换上垫褥,用“重拂”加上一个“叹”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惊”:时光易逝!用词精炼。“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虽然时已晚秋,夏天的生活用品用不上了,但綀囊却还留着,露萤照我读书。(这里用车胤囊萤典故。《晋书·车胤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读书。)上片歇拍两句没有将惊秋发展为悲秋,而是荡开一笔,使词意转向高雅旷达,彰显词人修身洁行,志趣高尚之书生本色。

  下片直转对故人和往事的追忆。“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用“滞留”和“故人相望”道出与故人两相思念的情谊,言简而意明,笔法巧妙。“渭水西风,长安叶乱,空忆诗情宛转。”这是化用贾岛诗“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时,词人想到汴京也正当西风落叶的晚秋,追忆从前这时候二三好友,风华正茂,以文会友,吟诗唱和,诗情宛转,其乐何极、至今回首,乃如电光火石,幻梦浮云,徒增感慨。“凭高眺远”一句从词意看本应放在“渭水西风”之前。“渭水西风”三句正是凭高眺远所见到的想象中景象。而就格律看,只能置于此处,作为补笔,收束上文,以舒积愫。可是关山迢递,可望而不可及,情怀郁郁,惟有借酒消愁,举杯一醉。(山翁指竹林七贤之一山涛之子“山简”)“但愁斜照敛”,忽作转折,看似与上文不相连贯,实则一意承转,他正欲饮玉液,持蟹螯,如山翁之醉倒以求解脱愁思,然而不行,当淡淡的落日余晖洒在“绿芜凋尽”的台城道上时,一片衰草斜阳,暮秋古道的苍茫景色,摇撼着他的心弦。上片节候推迁,流光易逝的感慨,再次充塞胸臆:岁月如流,人生有限,寸阴可惜,去日苦多,词人不免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迟暮之感。

  此词笔法迂回曲折,从惊秋感物到怀念故友再借酒消愁生迟暮之感,都与词人的生活际遇有关。因此,全词感情亦极沉郁顿挫,词中三昧,尽露于此。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