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民
马上快到清明节了,听父亲说,给去世不久的亲人挂青,三年之内要提前一个星期挂青。我们姊妹就约了一个大多数姊妹都有时间的3月31日挂青。
去挂青的前一天,大家都在家族群里商量挂青事宜。大姐问公墓工作人员祭品种类,公墓工作人员说,准备香,蜡烛,纸钱,水果,挂青,花即可。二姐就准备3个苹果,3个耙耙柑,3个香蕉。大哥要我们注意明天的天气情况,他说他那里晚上下雨,明天天晴。妹妹八点半去大姐家里去接她和大姐夫去买祭品。二姐要我和爱人老杨八点半至九点钟之间去接她。
去挂青的前一天晚上,娄底下了很大的雨。第二天早上,我观看了天气情况,像阴天,但是天边似有淡红色的云霞。上午九点一刻,我和老杨在楼下的馄饨早餐店吃了馄饨和牛肉面,我们就把二姐接到了公墓。
我们到达公墓以后,发现来挂青的人特别多,公墓门口的停车位基本上“车”无虚席。我们正在为停车位发愁时,突然看到一个车主刚刚挂完青,准备离开。老杨马上取而代之。
老杨把车停好后,我们就在公墓门口前的圆形水池旁边一边等大姐他们,一边聊天。过了一会儿,大姐他们就到了。妹妹运气也不错,她捡了一个漏,也找到了一个停车位。等妹妹停好车,大家带着祭品准备往山上走。走到奈何桥附近,我抬头望一下被乌云遮住的太阳,猜测今天有没有太阳出。
妈妈的墓碑怎么还没有到?好像没有这么高吧?因为我们这次走的是新路线,大家对母亲墓碑的位置有点没把握了。
在这里,这里有一个高一点的台阶。正当大家疑惑间,聪明的大姐夫率先找到了母亲的位置。我在经过母亲那一排公墓的第一个位置时,因为有一个中年妇女蹲在狭窄的过道上祭奠太专心致志了,我来了,她都不知道,她丝毫没有给我让位置、让我过身的意思。我只好从她身后是陡坎的狭窄过道挤过去。
我们来到母亲的墓碑前,开始为母亲清扫墓地挂青。大姐夫在墓碑左边的柏树丛上挂三个彩色的青,老杨在墓碑右边的柏树丛上挂两个青。二姐把大姐给我买的粉红色卫衣递给我,然后,她把水果摆在三个不锈钢碟子上。大姐夫点燃了一把香插在香炉里。他又点燃了两根红色的蜡烛,插在香炉的耳朵里。
大哥帮母亲买的有耳朵的香炉真好用。妹妹言不由衷地一边折纸钱,一边对也在折纸钱的我们说。
我看你折纸钱折对了吗?是的,是这样折的。光滑的一面折在外面,粗糙的一面折在里面。因为这些纸钱比较厚,所以要一张一张折,不像那些薄的纸钱那样,可以三张三张折。民,我考考你,你知道青为什么有些是绿色的?为什么有些是红色的吗?大姐一边看我折纸钱,一边指着山上挂着的花花绿绿的青对我说。
我不知道。我对大姐说。
绿色是给去世女人挂的,红色是给去世男人挂的。我们给妈妈买的是彩色的青,去世男女都可以用。大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些青在农村,上午叫作伞,下午叫作斗笠。因为清明节一般都会下雨。大姐夫在旁边告诉我们他在农村挂青的见闻。
过去的老百姓挂青条件不好,他们就摆一根烟祭拜祖先。大姐夫反应颇快,说道。
你们走的时候,一定要把蜡烛的火弄熄。否则,引起火灾,就不好了。十点差十分钟,一个上身穿黑底黄龙图案的、椭圆形脸的中年男子对我们说道。那我们就等蜡烛燃完了,我们再回去吧。三姐夫,你不急着回去吧?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姐两口子给母亲挂完清,下午就坐亲戚便车回长沙带两个外孙。而老杨,大家不知道他有没有急事要赶回去。所以,妹妹就问老杨。
这个蜡烛可能要半个小时才燃完。大姐夫说完,就去找中年男子聊天,第一个墓碑的年轻祭拜者也参加了和中年男子的聊天。中年男子说,有些人二十多年前就给自己买好公墓,但是现在还健在人世。他们是比较划得来的。因为现在公墓价格涨价了。大姐夫和年轻祭拜者连连点头。
那个中年男子走了以后,大姐夫和我们一起等蜡烛燃尽。此时蜡烛燃烧的烛泪一坨坨从蜡烛的右边落在墓碑台阶上,成了一片一片的不规则圆形状。我想起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
这时,右边蜡烛也被风吹熄,老杨赶忙把它放在左边蜡烛上点燃。
过了十多分钟,两根蜡烛都被风吹熄了。妹妹就说,我们回去吧。我们就准备下山。妹妹把装祭品的空红色塑料袋给我装衣服,大姐怕袋子不干净,要二姐把袋子翻过来给我装衣服。
十点二十,我们到了山下。随后,我们去看望了父亲。
晚上,我看到某文学QQ群里在议论挂青的话题,有一个86岁的文友给他父母挂青,他说,山上挂青都有村组值班人员检查鞭炮和打火机,现在农村开始试行无坟头,埋入骨灰植树政策,而他所在社区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可获1000—5000元政府奖励政策。他会积极支持政府的政策。
今天给母亲挂青,我感受很多。人在世上,就像一个匆匆过客,我要把余生过得有意义一些,珍惜光阴,珍惜美好生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