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6月20日> > 第15版 > 新闻内容
岳父如山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伍实强

 

  △前排右一为作者的岳父

  岳父1932年8月出生在新化县孟公镇付家村一个普通的佃中农家里,其时离新中国成立还有17年。之前,他凭借家里几分薄田,读了小学。之后,依靠人民助学金,又读了三年初中。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不折不扣喝过墨水的人了。

  1954年10月,岳父在邵阳地委党校学习一个月,就分配到邵阳地区公安处管教科,其时22岁,正值青春年华。他怀揣梦想,兴致勃勃走向了工作岗位。管教科的职责是管理、教育劳改犯人,需要经常与劳改犯人打交道,但他热情高劲头足,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1958年,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组织安排他到邵阳地区工程公司工作。公司是当时建筑工程建设重点单位,实力强业务广,还在省城长沙承包基建工程。那时候,他年轻又有正统观念,服从领导安排,被派往长沙的基建工地,负责公司材料保管。由于公司是异地承建,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一年多时间里,他晚上就睡在潮湿的工棚里,加之缺乏营养,患了黄疸性肝炎,眼睛、皮肤发黄,在长沙治疗后,变为慢性肝炎。

  27岁时,岳父结婚了。据说,这桩婚事开头是有人“打烂锣”(说坏话)的,女方的四哥说了一句公道话:人一辈子哪个会无病无痛?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这桩婚姻。1961年,因为身体的原因,他主动申请调到家乡工作,最初在横阳区大石人民公社,后来到孟公人民公社,做过财会辅导、秘书。当时,公社要搞集体,而农民为填饱肚子,想分田到户。为做好群众工作,需要经常蹲点下村,在人民公社工作两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吃百家饭,睡百家床,条件艰苦,生活清苦。在大石公社工作时,有时晚上走上10多里山路到大队开会,在村里经常呷红薯、玉米饭。从1962年开始,因为慢性肝炎的原因,手掌心出现血点,无缘无故鼻子流血,每星期一两次,并且流血流得多。为了治病止住鼻血,他尝试了农村的各种土办法:灶神土煎水喝、陈年尘埃煎水喝、犀牛角磨成粉煎水喝,还呷过活生生的红螃蟹。可吃什么都不管用,鼻血照样流,流得头都昏沉了过去,身子感觉轻飘飘的。有时不经意就在三三两两的人面前流鼻血,十分地尴尬与难堪,好在大家都见惯不怪,习以为常了。

  1963年,岳父调到了横阳区供销社,这是当时经济效益最好的单位。原本组织要安排他去更偏远的游家区东岭人民公社锻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于是,就近做了照顾性的安排,先后在大石供销社、沙江茶站工作,一直到病休。

  到供销社工作后,生活有规律,工作也轻松,岳父安心了许多。但是,只要他的疾病未除,他是难以省心的。在大石供销社工作的时候,他到长沙市东茅街省人民医院去治疗,医生发现他的鼻梁都歪了,就给他做了矫正手术,可好了两个月后又复发了。流鼻血还是轻的,就那么片刻。最严重的是肝炎,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1965年,岳父经横阳地区医院确诊患肝硬化腹水,其时33岁,正值盛年。当时病情比较危急,家人都做了最坏的准备,单位领导也到医院探视了,好在他心里不着急,认为自己命不该绝不会死。从1965年到1980年病退,15年时间里,他经常住院,药罐子冇离手,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医院度过。当时,有好多兄弟姐妹担心他的身体会倒下,好在妻子勤劳善良,勤俭持家,关爱有加,不离不弃。妻子是一位农村妇女,学做缝纫,苦心经营那个多病痛的家。

  有次,妻子为他买了几个桔子,怕儿女们发觉偷了吃,于是用篮子装好,挂在屋梁上,可还是被饥饿的儿女们发现偷吃了。在横阳地区人民医院住院两年,多亏在医院做调剂员的妹妹,她求医师全力抢救,帮助打针、抓药,请人关照。她受了不少惊吓,在背后哭了好多,还偷偷地支助了不少钱。没有妹妹的呵护,可能也没有今天的他了。还有山里一个在大队当支书的内兄,总担心他身体倒了小孩怎么大,竭尽全力帮了不少忙。是亲人的关爱,加上他很坚强,才挺过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

  1980年,岳父病退,让大女儿在高考前半年顶了职。这个顶职的女儿,聪明好学,七年后成了我的妻子。退休后,他的身体却慢慢好起来了,在家的时候,还种了两亩多田,过去都是双季稻,除了请人插田、收割之外,其它都是他自己亲力亲为。也住过3个月的院,是一场感冒引起的。身体好了,他就闲不住了,先在横阳山火车站三线队守材料,干了3年。1983年,全国开展农村电气化建设,开始向农村供电,他瞅准商机,利用自己搞供销的特长,到长沙、涟源进电表、电线,在家里经营五金交电,搞了5年,赚了一些钱,成了当时有名的个体工商户。后来,与人合伙搞批发,办罐头厂,从来没有停歇。1998年,还到新化县城,在青石街改造工程建筑工地守材料,他住在简易的工棚里,兢兢业业为老板干了好些年。

  2010年初,岳父轻微脑中风,时年78岁。这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他在新化县人民医院治疗一个月,病情得以康复。虽说走路不便了,但拄着拐杖生活都能自理。家庭和睦,妻子关爱,他每天能吃能喝坚持锻炼,开心过好每一天。

  在与病魔斗争的大半辈子里,他最深切地体会是:战胜了自己,也就战胜了病魔。2023年初,岳父更是以91岁高龄,经历了新冠疫情放开后最严峻的考验。岳父如山,无惧辛劳做生活达人,无畏病痛创生命奇迹。诚然,人总有终老,可喜可贺的是,他如豆的生命之光,因为呵护关爱、自信坚强,熠熠地在春天里摇曵。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