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6月27日> > 第13版 > 新闻内容
普渡庵记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山深处,岩口氹中,新湘古道之侧,宝珠山之巅,有古庵存焉,是为普渡。

  庵乃千年古刹。北宋,硐主苏甘(字得常)少患痢疾,寄高平常福寺僧永宁,与佛结缘。熙宁章惇开梅,径路进兵不克,败退沩山密印禅寺,知甘笃信佛法,使长老颍诠入峒劝谕,至土硃诵经说佛七日,甘感念苍生,率梅山峒民,纳土献图,和平归于中原一统。新化始置县,治何思白石坪,委甘以首令,执县五十二年。晚年退隐,埋刀枪于老寨岭,结草庐于宝珠山。修行供佛,劝善进香,休闲静养,庵堂初创。自此,苏氏一直经管,历次修复,皆为主持,本地各姓氏,亦合力维护,共同供奉。历南宋偏安,衰。元初复兴,僧尼始驻,香火亦兴。明、清及民国,兵火战乱,几度兴废,成断壁残垣。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庵废,片瓦无存。于九十年代,政风开明,宗教信仰自由。本地有识之士苏传玉、苏传亮、苏传杨、苏先焕、邓宏广、苏先杞、苏继庄、李时娇、苏碧华等纠首,四处奔走,多方筹资,广捐善款,重开基业,恢复庵堂,功莫大焉。

  今普渡庵,山呈其秀,地效其灵。规制宏阔,内构精美。占地三千多平,建筑千五百平。中为大雄宝殿,佛堂空阔,廊柱森严,条案横陈,装点华丽。神龛之上,如来、观音、弥勒诸佛,端坐莲台,庄严华贵,数十罗汉,姿态各异,鬼斧神工。两厢原为僧寮,禅院,经阁,今左设圣帝殿、玉帝殿、药王殿,右设福寿殿、观音殿、财神殿。诸殿相供,诸神备请。出山门,玉阶渐次,佛道绵延。香塔缕烟,生池灵动。百年古樟犹苍劲,千载雷打石尚存。背倚巅峰,远眺苍莽。左凭老泰山陈家冲,右倚鼓衣坪杨梅岭。龙蟠山绵延九岭十八坡,石柱寨笔立独秀三云岛。俯瞰有垅中良田万顷,村郭如棋,大路如带,洋房别墅,连毗鳞次,炊烟缕缕,烟火味浓,更兼人声鼎沸,鸡犬相闻。万千世相,皆在眼中。

  庵堂瑞气欣欣,祥光隐隐。晨钟暮鼓,禅意幽蕴。杲日初上,瑞相腾云,日薄西山,霞光万道。月明星稀,光影静谧。而四时气象,仪态万方。春有花团锦簇,夏则清凉暑消。秋来满山红叶,冬至白玉晶莹。高天流云,群峰起舞,鸟语花香,虫鸣蝉切,烟笼雾绕,犹如仙境。登山而野旷心空,沐水而垢除意尽。(苏松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