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女全
这或许是一个很巧妙的日子,南瓜籽随着厨余垃圾一起被扔进了垃圾池,恰好有几粒落在垃圾池最边缘的角落,在腐烂物和尘土的庇护下,又在春天的加持下,这颗小籽便发芽了,长叶了。这时,一个前来倒垃圾的女生秀乐发现了它,她知道这就是奶奶菜园里的南瓜苗,便把它拔出来,想送给前不久刚痛失了20株草莓的我。那时,恰好上课铃响了,她便随手将它浸泡在窗台的玻璃瓶里。
如果它没有遇见秀乐,那会怎么样呢?秀乐红着脸说:“垃圾堆的土虽然有营养,但它们活不了太久了,它们会被新倒入的垃圾压死,被同学踩死,或许会被火烧死。”环境越恶劣,生长越困难。植物的生长也取决于环境的给定性。
我不由自主地说:“这两个小家伙,真有福气,能被秀乐看上。但遇上我,就有点惨了。”繁忙的教学工作使我完全忽视了它们。嫩苗泡在水里,一泡就是两三天。它们会在水里泡臭、泡烂、泡死吧!我想,我还是找个时间,大发慈悲将它们种下吧!
直到一个悠闲的午后,我看见那柔嫩的根在水中愈发细密,我才意识到,它们竟然在水中疯狂地生长起来了。我便找来秀乐,问她:“这次我会不会又把南瓜苗种死?”
“不会的。我们一起呵护它。”秀乐充满了信心。
“那它会给我结南瓜吗?”此刻的我更像是个小孩子,秀乐倒像是一位种植经验丰富的奶奶。
秀乐回答:“南瓜全身都能吃,南瓜叶、南瓜藤、南瓜花、南瓜,都能吃。咱们种下它,都是只赚不赔的。”听完秀乐的描述,我心里倒是乐开了花。
转念一想,我以前种下不久就集体夭折的草莓苗、奄奄一息的多肉、生病发霉的郁金香,就不免感到懊恼,我真是一把辣手摧花的好手。如今我还期盼它给我结南瓜,未免要求太高了,它能好好活着,为我带来一抹绿色,我就欢喜。所谓,知足常乐。
为了囚住这抹绿色,我选择了盆栽——一个闲置的四方塑料桶。我给这两个一高一矮的小家伙,住上了豪华的大别墅,我幻想着它们能爬满窗台,为我带来整个夏天的绿色。我本以为这两个小家伙会彼此陪伴、相依为命,开枝散叶,没想到,高个子展现出了超强的生长力,贪婪地吸收养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两片、三片、四五片,叶子越来越多,绒毛越来越密。而矮个子,
在高个子面前显得如此瘦弱,在它的荫蔽下,矮个子慢慢地失去了生机,只留下了两片枯黄的叶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要是生命,哪怕只是两根小嫩苗,它们都无法绕开竞争的命运。
这株独南瓜苗,开始越长越大,眼瞅着从一个小婴儿变成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叶子和茎干的交界处抽出了又细又长的嫩茎,像极了蜗牛的触角。这些“触角”是它的眼睛,又是它的双手,它总是能找到合适的位置攀爬,一圈一圈紧实地缠绕在窗台栏杆上。风吹来的时候,叶子微微摆动,尽显它的得意,也让人不免想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豪迈诗句。向下扎根,向上攀援,一步步固定,哪怕遇到风雨,它那看似柔嫩易碎的茎叶也依旧能护一时的周全。
苗儿长大了,宅子就小了。它的根须在疯狂地生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各个方位,都布满了根,且贪婪地吸收着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以滋养它强壮的身躯和健美的四肢。它想冲破塑料桶的束缚,扎更深的根,长更大的叶,想展现出自己最强大的生命力,但这些对于一株无法行走的植物来说,简直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正午,初夏的阳光也显得有些霸道,顺走了土壤里的水分,这个可怜的小家伙立马就垂头丧气起来,叶子一片片地都失去了生机,很难再找到骄傲的痕迹。我喂它喝了满满两大杯水,不到十分钟,叶子又恢复了生机,一副傲首挺胸的模样。然后,到了第二天的正午,它又枯萎了。土太少,桶太小,南瓜的根系没有宽广的生长空间,没有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即使向上生长的愿力再强,也难以摆脱枯萎的命运。
于是,课后我喊来学生做小帮手,决定给它换个“大房子”。为了不破坏它的根系,我沿着桶壁,用菜刀小心翼翼地从盆的周围切开了一条缝,预想着能连苗带土一同挪移过来。不曾想,空间小,根系又在土中缠得极紧,根本移不出。不要小看我们给它换家的决心——只见依婷和雅莉扶住桶,秀乐挽着它的腰,艳子拖着它的头,而我像个医生,正在主刀,索性用刀子将塑料桶切开。顿时,它好像获得了新生,终于摆脱了小桶的束缚。我不禁想:“这个大人终于脱下了孩子穿的衣服了。”
一旁的雅莉还在说:“这么好的桶坏了,真可惜。”其实我心里也有些不舍,但细想,有舍才有得,生活哪有这么圆满呢?成长,不就是一边告别,一边向前吗?桶虽然坏了,但种植的体验,却是难以忘记的。
住进新家的南瓜苗,展现了超强的生长力,就像是新晋升的职员打算在新的岗位上大干一场一般,短短几日,它就长到了1.3米左右,盘绕在窗台上随风摇摆。土多了,根扎得越深了,储水性更好,三天浇一次水就可。但我们也不免担心,再过小半个月,等它越长越大,恐怕又容不下它了。
所以啊,自始至终,它需要的不是一个比一个大的容器,而是一块能让它自由生长的土地。那就把它放回大自然吧,任其开花,任其结果,任其在秋风中萧瑟,在冬雨中化为尘埃。就如同个体的人站在有限的生命隧道里,努力解开束缚命运的枷锁,任其生长,任其尝试,任其跨越,活在每个体验生命的日子里,奔向独属于自己的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