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6月27日> > 第15版 > 新闻内容
乡愁是一口石扣子井的泉水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尹伟华

  今年三月,85岁老母亲回乡下老家生活了。俗话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父亲离开我们三十一年了,母亲在娄底生活了十八年,我们家也便顺理成章,母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事实上,近二十年,除了逢年过节或家里有生日喜庆外,我一般很少回老家,即便回去了,也很难在老家歇上一晚,这种感觉真的很微妙,无以言表。

  母亲回老家去住之后,我的心不时被家里一根看不见的心弦所牵动,到了周末就想回老家,没有特殊情况,不忙,一般是回去了的。

  过去回老家,只能挤班车,确有不方便。回城里顶多是用塑料袋等装点老兄家自产的蔬菜或一些自制土特产。现在回老家,有了私家车,就多了一个标配:数个农夫山泉纯净水桶。因为,老家一山冲里,神仙寨山脚下,有一口叫石扣子的水井,这里终年流淌着清冽甘甜的山泉水,从不枯竭。

  这口井,其实不能算井,因为水是从神仙寨的一个石洞里流出来的,不像井,水应该是从山体岩石缝隙里渗出或从山体某处冒出来的,俗称为坐山泉水。

  石扣子井留存了我太多的记忆。我家有一部分基本农田在梅冲里的光冲,属冲里冲,是冷浸水田,产量不高,因本来就田少,也只能年复一年地去耕种。

  去梅冲或光冲,有几华里路。无论是上山砍柴,还是去田里干农活,必须经过进冲口的石扣子井,石扣子井也就成了我们的天然水壶。我们每次去梅冲砍柴或去梅冲里面的光冲干农活,必定要在石扣子井停歇一会,特别是热天,必捧一把冰冷的井水先洗洗脸,然后,像长颈鹿一般,伸出脖子,张开口,贪婪地喝着井水,那井水啊,越到热天越凉,甚至到了冰凉刺骨的地步,就像喝冰水,这是没在我们那生活过的人无法想象与体会得到的。石扣子井说来很奇怪,到了冬天,井水反而似乎加了温,体感温度宜人,井里甚至还冒出热气,有人说是神仙寨的仙气,仙气有点夸张,但神仙寨山体温度涵养着水,给予了水一定的温度,这是不容置疑的。

  石扣子井可以说是我们的救命井。有一年,我和老兄一起在光冲搞“双抢”(抢收早稻抢插晚稻),干完农活已近天黑,我挑着谷子赶着黄牛走在前面,老兄挑着谷子紧跟在后面,快到石扣子井时,突然听老兄说脚被蛇咬了一口,我迅速停下脚步,折了一枝冻毛(类似芦苇叶,叶面两侧有锋利的刀齿,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划出血口)将老兄被蛇咬的腿部锯破,让其流血,然后,挤压伤口,用井水反复冲洗,再用草扎好腿部。然后,我一路狂奔,迅速跑回家中告诉母亲,按母亲指挥,再又跑到同村不同队有治蛇伤经验的草药郎中家里,请求他速速去为老兄治伤,幸亏及时救治,草药郎中技术高超,老兄总算转危为安。毫无疑问,石扣子井水功不可没。

  石扣子井涌出的泉水,无任何污染,所含的矿物质,让泉水清冽甘甜,喝上一口沁人心脾。她不仅解决了周边群众的饮水问题,而且为走过路过与劳作的群众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挂壁饮水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然而,石扣子井似乎像一个垂暮的老妇人,早几年泉水流量开始减少,去年长时间大干旱亦还有少量泉水汨汨流出,我还拿了矿泉水桶去装了水带回娄底饮用,今年却似乎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一滴水也不外流了,就此枯竭了。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也让当地人产生疑惑:当年山上的树木柴草全部砍光,可以说寸草不生,井水丰沛,喷涌而出,现在山体林深茂密,生态极好,石扣子井反而断流了,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人说是受双衡公路(G234)建设的影响,更有人猜测是神仙寨的另一侧北冲某户人家建房,不小心断了水路等等,猜测归猜测,石扣子井断流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许是周边群众对石扣子井融入了太深的情感,很多当地群众说:我们那一片的人喝了石扣子井水,身体很少患结石病,长期直饮未烧开的石扣子井水还能产生化石作用。虽未经医学证实,至少道出了周边群众对石扣子井的挂念与眷恋。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于我而言,乡愁是一捧石扣子井的泉水,她牵着我在这头,她在大山的那一头。于是,我有了一个渴望,期望地质与农林水利相关专家赴梅冲石扣子井考察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石扣子井断流,找出原因,或许又能恢复石扣子井清澈的泉水,让枯井再涌,老井逢春,功莫大焉。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