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芬琳
小时候,村里有许多池塘,它们成片地连在一起,颇具规模。池塘里长了不少水葫芦,水葫芦满满当当挤成一片。绿色的“葫芦”半浮于水中,招展的绿叶宛如葫芦长出的耳朵,恣意地伸向天空。那丛肆虐的绿色里还蹿出一串串蓝紫色眼睛。这是一种妖艳的花朵,有点像梵高笔下的鸢尾。
我如今才知道水葫芦是外来入侵物种,因为泛滥成灾,后来被人们有效控制,所以现在很少能见到,连我都差点把它忘记了。
我和妈妈一起去打捞水葫芦,把它们装进竹簸箕,用扁担挑回家,剁成几截,给猪吃。它的根部发黑,长细须,带出的污泥相当臭,这大概就是我从不知道它可以做菜的原因,即使那时候人们都穷,但也不至于吃它!葫芦像海绵一样软软的,捏一捏,可挤出水来。我喜欢捏它,却忍受不了那根的臭水沟味,只能匆匆过把瘾。
水葫芦吸收池塘里的营养物质,甚至吸收重金属元素,在净化水质的同时把自己搞得一身臭,然而花却相当美而洁净。中国人为它取名“凤眼莲”,把它归于莲之类。凤眼乃美人之眼,莲乃高洁之花。它的花茎与花瓣不沾一丝污秽,水灵灵的。花瓣薄如蝉翼,在晚风中微颤。花蕊如美人睫毛,根根分明。都说莲出淤泥而不染,给它一个“莲”字倒也贴切。
我不太舍得把花摘下来把玩,不知道为什么,对它有一种崇敬。在我的印象中,我似乎没有折过它,但到底有没有,我就不敢打包票了,毕竟它那么好看,而我又想不起来,想破脑袋也想不起来。她用蓝紫色的眼睛看着我,我又怎敢直面?
一株独特的花,终究让人敬畏。这花来自儿时家乡的池塘,却已经不再属于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