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11月14日> > 第15版 > 新闻内容
情恋山野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刘国荣

  我生于山野,长于山野,情系山野,一辈子工作没有离开过山野,与山野相依相伴是我这一辈子的缘份。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一名地质工作者,常年与山水相伴,行走在山野之间,为国家寻找矿产资源。那时,在我的眼里,觉得父亲很“伟大”,随意到山上用地质锤敲下一块石头,就知道这块石头是什么岩石,里面含不含矿。在我的亲戚同学之间,父亲更被他们吹得神乎其神。我曾为有这样的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我也曾暗暗地想,今后长大了,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为国家找矿的地质队员。

  有了这个目标,就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于是,我在读初中、高中的日子里,尽管要砍柴、割草,帮母亲做很多家务,还要出集体工,但我始终坚持把书读好。不久,我离开了家乡的山野,如愿走向了地质工作的山野,成了一名真正的地质队员。

  在我41年的地质工作经历中,山野生活占了绝大部分。从城步的苗儿山区,到雪峰山下的洞口,再到我的家乡隆回,这些都是我早年开展地质工作的地方。然后,从湘中腹地,再到三湘四水,从省内到省外,再到国外,很多矿区都留下了我找矿的足迹,洒下了我辛勤工作的汗水。甘肃甘南地区的金矿找矿,这是我工作过的离湖南最远的一个藏族地区,那里天高云淡,海拔高,地形切割厉害,山野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羊群,给人一种新鲜舒服的感觉。那年还是11月份,南方的天气还不是很寒冷,但那里却已经下了第一场大雪,冷起来真还有点刺骨的感觉,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我们一行找矿的心情。一个星期下来,我们对那里的3个金矿都进行了实地踏勘,提出了我们找矿的建议和思路。后来,矿山在那里找到了一个资源储量达到特大型规模的金矿山,使我们找金矿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从事钻探工作两年多的生涯中,我感觉最深的是那裹着白帆布的钻塔,在常人的眼里高不可攀,但在我们这些钻工那里,一眨眼的工夫就爬上了塔顶。“钻探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埋藏在地下几千年的矿藏,是钻工们操作钻机一米米地钻进,从而把这些矿藏从地下找出来,造福于人类。当然最自豪的还是地质队员了,是他们的爬山涉水,不畏艰辛,征服了一座座山峰,把一个个矿床找出来。他们不仅是矿山的开拓者,而且是“地下的侦察兵”。古老的大山留下了许多地质队员动人的故事。他们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是金色的丰碑。

  不管是当钻探工人的年月里,还是搞地质的那段时光中,山野给了我艰辛,也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以至我后来在多年的地质找矿工作中,上山爬坡腿不抖气不喘,能吃能睡能熬夜,就是年过50以后,工作干劲仍不减当年。我和我的同伴们,背着地质包,手拿罗盘和地质锤、放大镜“三大宝”,为祖国探明了一处又一处矿藏,我也因此而获得了多个省、部级地质找矿大奖。这辈子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山野,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地质事业。

  情恋山野无需说很多理由,它是我一种生命的激情,是用心和生命吟诵出来的最真实、最生动的情结。这种情结只有让灵魂在与山野的撞击中才能获得。仔细去回忆,是山野给了我体格健壮的身躯,而我把自己的灵魂也深深地融入了山水之中。虽然我已退休了一段日子,但《勘探队员之歌》的歌声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昨天,所有的回忆已凝聚成浓浓的思念,忘不了矗立在山野中的钻塔,忘不了塔顶上的蓝天白云,忘不了住帐篷和干打垒的日子,更忘不了那些山野的经历和磨练。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当我走过了弯弯曲曲的山路,跨过了高高低低的陡坎,穿过了密密麻麻的树林,涉过了深深浅浅的沟谷,如今已经是个两鬓斑白的老人。岁月难留,当年我初来山野时,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英俊小伙;而如今40多年过去,我已是青丝如雪,容颜已变,时间过得真快啊!当我去回首人生旅途中这段山野经历时,我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快乐,因为大山里留下了我青春的脚步,山野里成就了我这辈子的找矿人生。在我的心目中,青春岁月不会因为我的年老而褪去,还会涌动起山野阵阵雄风。黎明好似从东方的云层中刚刚射出,一道雄鸡啼鸣之后,又进入了崭新的一天。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