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辉利
△层层叠叠芭蕉山 谢昕华/摄
柔顺眩晕的一闪,滤尘抚静的又一闪,到处是“水”的紫鹊界梯田最“乖态”、帅呆了,彩绘隽永诗画的曲曲弯弯的线条,延续连接银河的层层叠叠的垒砌。有膏腴攒劲的田土墒情,有缭绕不绝的人间炊烟,紫鹊界梯田典藏于湘中新化的大山深处,其间气候、植被、地质都很神奇独特。
这里最大最宽的水田不超过一亩,最小的水田连带轭的牛都难转身。砖木结构榫卯合缝的散淡人家像被巨手撒开,如切如磋的“水”绽吐庄严誓词献给大地和天空,使小山萢、白萝卜、稻花鱼有了各自的价值。枝叶霓裳淌动旖旎梦的露水,浆果语言生发蜜也似的汁水,苍莽岁月犹如箭一样的逝水。
在流水欢快的交响中,翠绿草茎蛰虫酽醇希望作灯,时代飞速进步打开史诗笔触,盘旋山间的马路有车辆驶进驶出。这里的就业援助“春风行动”进了乡村,意外惊喜晶闪在想外出打工青年男女的如水烁眸。这里的“四季春晚”节目非常丰富,钟灵毓秀的山水给歌舞戏曲提供了生动素材。
宽有8万多亩,层达400多级,“水”把日常轻举历史壮举慷慨给予紫鹊界梯田。这给人惊鸿一瞥的梯田,排列组合没有僵硬古板的定式,小如碟大如盆长如带弯如月,开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挖山垦田可远溯秦汉时期,大规模形成于两宋到元末民初。
“天下大旱,此地有收”,“水”带来“寂静”和“兴奋”,带来紫鹊界梯田的绰约多姿,这里从不会出现缺水的睽违现象。山间的水比矿泉水还透彻清爽,往山中随便插一根水管就能引出水来,连厨间厕间都能洗得干净。每一处水源可保障大约20级梯田的用水,山民常把鸡、鸭、猪、牛粪便丢进水田发酵增肥……
“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虽然周遭无塘无坝,却有“水”在日间夜间发出粼粼亮光。紫鹊界稻米“隐”在山峦绮绕云霄缥缈之中,产自风急水凉日照充足的南方高山畲田,保证营养与保健的优良质效,这里的白米紫米过去曾作为很珍贵的“贡米”,现在粮食市场里仍很走俏。
作为中国最美观的“水田坊”之一,当地既注重旅游开发更注重生态保护,哗啦的水流“忙得脚不沾地”,当地干群摆脱贫困齐奔小康也“忙得脚不沾地”。“水”的脚步装上弹簧,“人”的内心从不困倦,使“家国情”底色更足成色更优亮色更显,这里年复一年的发展变化,是伟大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缩影。
“水”守岗到位的分解缓释,“人”悲喜相偕的桀骜尊严,其实都是在与自然抗争与生命博弈。“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生动名词又是落拓动词,紫鹊界如果没有琴弦作响的脉脉水流,没有渗渍汗水血水的生产劳动,没有穿越沧海桑田的万千情恋,只能说是谈不上精彩十分缺底气的“默片”。
“乾坤展清眺,万物若相借”,紫鹊界梯田五色成章八音繁会。经常取得“有效分”的“水”,经常擂响“得胜鼓”的“水”,在这里起维持生命维护生产维系生态的“基础性作用”,与“三农”工作的发展推进密切相关,整个梯田的蓄水能力达1000万立方米,这里保留下的水稻老品种多达56个。
“紫鹊夏初才新春,山花涧草一时新。云烟深处屋檐巧,侗汉苗瑶一家
亲”,这首取精用宏直抒胸臆的诗歌,描写了紫鹊界梯田的气候特点、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致。这里的“水”对山民进行“勤劳的提醒”和“幸福的抚触”,当地的山歌武术舞龙傩戏正在挖掘整理。
“水耀苍穹映前路”,“云端播种镶传奇”,海拔500米至1500米的巅峦田畴,已成为圣灵符号和家园象征。紫鹊界梯田的“水”溢出生产生活的“情味儿”,不光带来远方思绪的瑰丽向往,还能带来多种多样的美食,像汤水清亮的嫩玉米炖排骨,像不放一滴油的清水鱼冻,像坛子加水腌做的酸脆萝卜片……
“厢厢披绿铠,级级拾黄金”,紫鹊界梯田深藏着林密多雨山岩藏水的“玄奥”,构成了一座符合内在规律的“隐形水库”,故而被列入首批世界水利灌溉工程遗产。紫鹊界梯田的“水”真的能充满深情的“说话”哩,絮叨日常问候的“聊话”,叙述日月为桥的“童话”,创造脱贫致富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