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民
因工作调动,我被调整至一个新单位工作。因新单位工作三班倒性质,有时需在单位住宿,又加之单位住宿条件有限,于是被安排了“半间房”。我和一个同事每人分一半,中间用衣柜和窗帘隔开成楚汉分界线,互不影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将这半间房用作书房。
我的书房设施简陋,从东面墙走到西面墙是五步;从南面墙走到北面墙也是五步。有一台电视机,一个电视机柜,一张床,一些椅子,一盏日光灯,一些书。
我的书房常让我想起北宋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晚年以“六一居士”为自号。别人问他为什么叫六一居士?他回答:“我家收藏了一万卷书,三代以来收藏了一千卷金石遗文,一架琴,一盘棋,一壶酒。”再问:“这才五个一,还有什么?”欧阳修幽默地说:“还有我,这五个一中,我这个老人混在一起是不是六一?”欧阳修思想大胆,乐观豁达,学识渊博,勤于写作,他的雄心壮志一直保持到晚年。六一居士雅号就是这种性格的体现。我想,我的书房也有六样东西,我也可用“半间房居士”自居了。
我常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次,同事知道我喜欢读书,到我书房参观,看见我许多的书,就想借一本看。我仔细叮嘱:“看完以后,要还给我啊!”同事答应而去。我内心笃定坚持一个人生信条: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我因为热爱读书写作,参加了三次征文比赛,也获得了奖项。第一次参加本市公安局举办的“书香警营”读书比赛获奖,奖品是读书卡;第二次参加《邵东作家》出刊一百期征文获奖,奖品是二百元奖金;第三次参加沙棘杯生态征文比赛获奖,奖品是全年《辽宁青年》杂志。我获奖以后,极大地鼓舞了我多读书,读好书。
我在我的书房已经读完了九本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鲁滨孙漂流记》《自由行走》《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爱》《嫌疑人X的献身》《如履薄冰》《平凡的世界》和《红岩》。这些书中,只有《三国演义》是在手机《名著听书全集》公众号上听的。这些书有些是从父亲的书房借的,有些是从同样喜爱读书的同事处借的,有些是到书店买的,有些是从出版著作的文友处购买的。
可是现在这样有时间读书的日子不多了。因为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报名参加了散文、微型小说和小小说培训班。有一个文友邀请我去她的平台担任编辑。我辗转于三个培训班和平台之间,每天忙忙碌碌像陀螺,恨不得似孙悟空一样有分身术,结果还是没有时间读书。目前还有三本书没有读完:《日瓦格医生》《假面饭店》《平安树》。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当一扇门对人关闭时,另一扇门又会对人打开。关键看人如何取舍。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真羡慕古人能在优美的环境中读书,而我有再多的琐事缠身,也要向古人学习,排除红尘纷扰,与书中人对话,与书中人一起喜怒哀乐,一起仗剑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