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庆文
仙女峰地处涟源市大桥与桂花接界处,海拔800余米,为涟源市第二高峰。仙女峰何以得名?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许多年以前,今天仙女峰东南方向蜿蜒着水深江宽的湄江,湄江水哺育着两岸勤劳善良的人们,不料好景不长,不久,江里出现了一条凶猛的孽龙,兴风作浪,危害生灵,一时间两岸人惶惶不可终日!
话说湄江畔有一位年已60余岁的老武师,人称“卢大哥”,武艺高强,为人刚直,且满腔忠肝义胆,在当地颇负盛名。其独生女年方19,名卢娟秀,长得聪慧秀气,受父亲熏陶,自幼练就了一身超人武功。不巧在一次洪水中,母亲不幸丧生,娟秀伤心至极,痛不欲生!但一想到乡亲们自孽龙出现之后,闹得无家可归甚至流落他乡之时,顿生为民除害之意,可又怕孽龙难以降服,以致心急如焚。当父亲的早已看出了她的心思,长叹一声,说道:“孩儿,为父年迈,已不济事,欲除恶龙,恨力不从心!我早知你有心久矣,为父有一言相告:从此地往东,走500里之后,有一仙气山,山里有一飞剑仙人,你可去那里学法,仙法学成之后,方能除此恶龙。唉,只是此去路途遥远,且充满艰险,为父放心不下啊!”娟秀一听,马上回答道:“事关千百万人性命,哪里顾得上个人安危?小女虽未能饱读诗书,可也粗知礼义!何况还有您教我的一身武功呢。您尽管放心,孩儿明早便行。”望着女儿满脸倔强,“卢大哥”老泪纵横,连连点头。
次日清晨,卢娟秀身着便服,腰间系一根能避邪的扭成三十六折的宝带,挂一口祖传防身宝剑,辞别父亲及乡亲们,踏上了学法路途。
一路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仙气山,找到了飞剑仙人,并说明来意。飞剑仙人听罢既深表同情又极为感动,便道:“要学成法术,须得三年!”娟秀跪下哀求道:“大师,不行啊,过得三年,乡亲们可全完了,三个月吧!行么?”“三个月?你吃得了那般苦么?”飞剑仙人满脸严肃。“为了挽救乡亲们,小女子什么苦也能吃!”娟秀满脸刚毅。飞剑仙人同意了。练成仙法之后,娟秀匆匆与飞剑仙人作别。临行前,飞剑仙人又将毫光剑送给了她。
回到家乡,刚好孽龙又在为非作歹。娟秀怒不可遏,念着避水诀,纵身扑入江里,与孽龙展开了殊死搏斗,杀得波翻浪涌,天昏地暗!鏖战整整三天三夜,毫光剑法总算奏效,娟秀降住了孽龙,并用缚龙带紧紧缚住。可当她正要挥剑斩龙头时,孽龙拼命挣扎,竟负带逃走!娟秀心里一急,忙将毫光剑对准孽龙飞去,只见一道豪光过去,随着一声响亮,罪恶累累的孽龙终于一命呜呼!
孽龙被击毙后,身子变成了湄江畔连绵起伏的山脉。而娟秀呢?也化成一座俊秀挺拔的高山,永远看守在龙头边。
后来,出于对卢娟秀的崇敬与怀念,人们便将此山取名为仙女峰,并在山顶建造殿堂,为她树碑立传。
据说,现在登仙女峰要拐三十六弯,便是娟秀腰间宝带的三十六折;仙女峰山形挺拔,便是卢娟秀昂首挺胸;湄江畔山脉连绵不断,便是孽龙背脊形状;而湄江发源地——湄塘,正是当年飞剑斩龙之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