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雄华
△近处为古老的官渡桥,中间为向阳桥,远处为新桥。(杨升根/摄)
在新化县洋溪镇,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有个名为官渡桥的地方。那儿的三座桥,宛如三位缄默的时光守望者,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最早的那座桥,恰似一位垂垂老矣却智慧深邃的长者,承载着难以追溯的往昔。它由石墩、石梁、石板、枕木与沙石搭建而成,长长的石梁之上,石板铺就,枕木相依,沙石覆盖,仿佛镌刻着无数前人的足迹。每一块石板、每一根枕木,都聆听过四季的风声,似乎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每一粒沙石,都铭记着时代的更迭,宛如历史长河中微小却坚定的见证者。
这座桥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由县人邹学、曾延爵等人牵头,在县西南古塘募捐修建,彼时称官渡桥(今洋溪星星)。石墩梁十拱,是县内最早的石拱长桥,历经495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时光悄然流转,1970年,向阳桥应运而生,宛如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带着时代的崭新气息与无限希望。水泥与钢筋铸就了它坚实的体魄,硬朗的线条彰显着新时代的蓬勃力量。它的建成,宛如给这片土地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力,见证着人们迈向新生活的步伐。那时,它是村民出行的重要枢纽,来来往往的脚步、川流不息的车辆,都在它身上留下了生活的深刻印记。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高铁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这片土地迎来了新的变革。2009年,一座新桥拔地而起,似一位意气风发的勇士,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新桥宽敞而现代,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承载着这个时代的繁荣与忙碌。
如今,最早的那座承载着传说的桥,早在70年代便完成了它的使命,隐退在历史的尘埃中,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回忆里,在岁月中慢慢沉淀。向阳桥在新桥的映衬下,也渐渐少了往日的喧嚣,偶尔有车辆、行人路过,仿佛是在唤醒它沉睡的记忆。而新桥,整日车水马龙,忙碌不停,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见证着洋溪镇的蓬勃发展。
这三座桥,是洋溪岁月变迁的忠实见证者,它们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梦想与希望。它们宛如一本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等待着有心人去翻阅、去品味,去感受这片土地上岁月的流淌与时代的变迁。